病历摘要:11个月婴儿,玩耍中突然出现四肢抖动,双眼上翻,持续约半分钟,抽搐停止后,意识清晰,活动如常,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无呕吐,已有多次类似发作病史,有时一天发作数次。体格检查:体温36.8℃,方颅,有肋骨串珠,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如予肌注维生素D后3周,碱性磷酸酶仍高,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为:
A:诊断错误,本病例为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 B:未同时补锌 C:碱性磷酸酶需1~2月才可降至正常,为正常现象 D:未同时补钙 E:维生素D剂量偏小 F:肌注维生素D不如口服效果好 G: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H: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
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调节及生物功能都非常重要,掌握维生素D的代谢,对钙,磷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是
A:1,25-(OH)
D B:维生素D C:25-(OH)D D:24,25-(OH)
D E:7-脱氢胆固醇
(维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破坏维生素B
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维生素K1禁忌证包括()
A: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能不良者 B: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 C:新生儿出血 D: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缺乏
抗凝血杀鼠药中毒时可肌注或静滴维生素K1。
下列选项不属于维生素K1适应证的是().
A: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能不良者 B:用于维生素K缺乏症、低凝血因子Ⅱ血症及口服抗凝药过量的治疗 C:新生儿出血症 D: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缺乏 E:偶用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
新生儿使用维生素K1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或胆红素脑病,是由于()
A:新生儿肝药酶不足 B:新生儿葡萄糖醛酸酶不足 C:维生素K1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氧化作用 E: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下列哪种药物对维生素K1的疗效没有影响
A:水杨酸 B:硫糖铝 C:奎尼丁 D:磺胺类 E:维生素E
有关维生素K1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天然维生素K1为脂溶性 B: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 C:对于应用链激酶所致出血有特效 D:维生素K1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困难 E:较大剂量维生素K1可致新生儿溶血
关于维生素K1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K1为促凝血因子合成药 B:维生素K1缺乏可引起出血倾向和凝血酶时间(PT)延长 C:有镇痛作用 D:注射后1~2h起效,3~6h止血效应明显,12~24h后PT恢复正常 E:维生素K1主要在小肠内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