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药物浓度高的药物

A: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B:药物脂溶性强 C:药物只在血液分布 D:表观分布容积小 E:药物的吸收速度慢

(影响测定血药浓度的病理因素)

由于血浆蛋白结合率改变致使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改变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胃肠疾病 B:心脏疾病 C:肝功能改变 D:肾功能改变 E:高胆红素血症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肝药酶慢代谢者服用丙米嗪血药浓度高

A:非常规给药方案 B: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怀疑用药剂量不足或药物中毒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0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外推出浓度为11.88ug/ml。

该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单位L)是( )

A:0.2303 B:0.3465 C:2 D:3.072 E:8.42

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是()

A:有效血药浓度高的药品 B:药物代谢个体差异大 C:血药浓度不能预测药理作用 D:血药浓度和效应之间无定量关系的药品 E:药物本身具有客观、简便的效应指标

一般海藻细胞内,含K+浓度比海水高得多,若使用适当的药物,使海藻的呼吸强度大大降低,则细胞中的K+的浓度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忽高忽低

血将药物浓度高的药物()

A:药物只在血液分布 B: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C:药物脂溶性强 D:表观分布容积小 E:药物的吸收速度慢

药物吸收人血液由循环系统运送至靶部位后,并在该部位保持一定浓度,才能产生疗效;并且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药物分布进入肝脏、肾脏等清除器官,有些药物分布到脑、皮肤和肌肉组织。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有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给药时间 C:药物与组织亲和力 D: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 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