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形不构成累犯。

A:张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下列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是()

A:甲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B:乙明知他人有__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C:丙明知他人有故意杀人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D:丁明知他人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下列不构成累犯的是

A:胡某2002年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后又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B:廖某因资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后又犯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C:林某1998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D:石某1998年因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抢劫罪

在显著水平为α的假设检验中存在两类错误,其中如果拒绝原假设,则可能犯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

A:最大不超过α B:等于α C:最小不超过α D:不确定

国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遇到有人冒犯你时,如果你选择原谅冒犯者,冒犯者会更有可能在心理上感到悔恨而产生内在的愧疚。因此,类似的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根据以上观点,可以推出()

A:遇到冒犯者,原谅是唯一避免再次发生冒犯的方法 B:如果你不原谅冒犯者,类似的冒犯行为必然会增加 C:经常原谅冒犯者,就可能减少自己被冒犯的可能性 D: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有助于感化冒犯者

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累犯( )

A: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于1998年5月1日缓刑考验期满,2001年5月5日又犯抢劫罪 B: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1993年6月刑满释放,1997年5月又犯强奸罪,1997年11月被抓获 C:丙因犯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刑满释放,1997年11月又犯故意伤害罪 D:丁因犯强奸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5日被假释,1996年9月假释考验期满,2001年12月又犯故意伤害罪

下列不构成累犯的有:

A:杨某2002年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后又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B:王某因资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后又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C:林某1998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D:李某1998年因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抢劫罪

下列不构成累犯的有:

A:杨某2002年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后又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B:王某因资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后又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C:林某1998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D:李某1998年因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抢劫罪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