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6岁,头痛4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
颅内压正常值为
A:0.2~0.6kPa B:0.7~2.0kPa C:2.1~3.0kPa D:3.1~3.6kPa E:3.7~4.6kPa
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病史,夜间突起心前区疼痛4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20/12kPa,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的定位诊断是
A:I1,I2,I3,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V1~V5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V1~V4出现冠状T波 D:I2,I3,aVF出现高耸T波 E:I1,aVL,V3~V8异常Q波
某男,53岁。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站立和行走不稳半年余就诊。8年前曾因胃出血行全胃切除术。化验:RBC2.1×10
/L,Hb72g,/L,WBC3.2×10
/L,血小板86×10
/L,MCV140fl(140μm
),MCH42pg,血清维生素B
浓度86pg/ml(正常值200~900pg/ml),叶酸正常。
本例拟诊为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维生素B
摄入不足 B:慢性腹泻致维生素B
吸收减少 C:内因子缺乏症 D:合并节段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E:肠道寄生虫感染
某女患儿,11岁,替牙
,上牙前突,有间隙,前牙深覆
,下颌明显后缩,面下1/3短。诊断:安氏Ⅱ类1分类。矫治器设计为功能性(FR-Ⅰ)矫治器,导下颌向前
FR-Ⅰ型功能调节器适用于矫治的牙畸形是
A:安氏Ⅱ类1 B:安氏Ⅱ类2 C:安氏Ⅲ类 D:安氏Ⅳ类 E:开
某男性患者,51岁,
缺失,以
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制备支托时,其颊舌径宽度约为
A:
颊舌径的1/3 B:
颊舌径的1/2 C:
近远径的1/2 D:
近远径的1/3 E: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51岁,
缺失,以
为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铸造支托窝的近远中径长度为
A:
近远中径的1/4 B:
近远中径的1/3 C:
近远中径的1/2 D:
颊舌径的1/2 E:
颊舌径的1/4
某女性患者,26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
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该患者已经诊断为双颌前突,可采用的术式为
A:上、下颌前部截骨术 B:LeFortI型分段截骨术 C: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 D:颏成形术 E:牵引成骨术 F:髁突摘除术
某女性患者,26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
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在进行正颌手术过程中,必须保护正常的组织,下面描述正确的有
A:骨段之间间隙可植入碎骨块,但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B:术中万一损伤了牙根,为防止牙髓感染及坏死,应予以拔除 C:为减少二次损伤,对于阻生第三磨牙,一般在正颌手术时同时拔除 D:口内进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中最易损伤下牙槽血管导致出血,此时为了防止大出血,必需结扎神经血管束 E:SSRO术中有可能需要暴露颏神经,大部分颏孔的开口方向是前上 F:颏神经损伤后同侧下唇,下前牙区唇侧牙龈,下前牙区牙髓感觉消失
某女性患者,26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
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该患者手术后已达到预期颌位,但仍需进行术后正畸,术后正畸的作用为
A:改善
关系,维持
平衡 B:排齐个别错位牙 C:关闭牙间间隙 D:牵引骨段至正常位置 E:调整
关系,建立
平衡,防止畸形复发 F:消除颌骨位置异常导致的牙齿代偿性倾斜
G04X4所定义的意义为:()。
A:暂停4s B:冷却液开4s C:调刀4把 D:X方向前进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