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脱敏治疗是行为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于系统脱敏治疗,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想象脱敏更方便,有效 B:脱敏的原理是让焦虑和放松共存 C:疗效巩固,不需要再治疗室外练习 D:来访者需要理解治疗原理和程序 E:只适合于单纯__

 患者女,65岁,因“全身水肿2个月,心悸,气促1周”来诊。患者怕冷,食欲减退,腹胀,夜里常因呼吸困难憋醒。既往史: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治疗史23年。查体:T 36.5 ℃,P 88次/min,R 23次/min,BP 150/100 mmHg;慢性病病容,结膜苍白,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律齐;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指压痕(+)。

应给予的治疗是

A:利尿剂 B:L-T替代,小剂量起始 C: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治疗 D:ACEI E:口服地高辛 F:调脂药

男性,50岁,混合痔多年,经常肿胀,少量便血,坠胀不适,欲彻底治疗

采取的治疗方案

A:胶圈套扎法 B:注射法 C:肛门坐浴 D:抗生素治疗 E:手术切除

患者,男,48岁,因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收住传染病区。护士穿隔离衣对其进行治疗护理。

在传染病区,护士穿上隔离衣后禁止进入的区域是

A:检验室 B:消毒室 C:严密隔离病室 D:治疗室 E:患者浴室

(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治疗深部真菌病

A:联合用药 B:局部用药 C:应用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D:应用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E:全程选用静脉给药的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地高辛治疗浓度范围为0.9~2.0ng/ml,潜在中毒浓度>2.4ng/ml,属于

A:特殊人群用药 B:采用非常规给药方案 C: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某女性患者,66岁,因“全身水肿2个月,心悸、气促1周”来诊。患者怕冷、食欲减退、腹胀,夜里常因呼吸困难憋醒。既往史: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治疗史23年。查体:T 36.5 ℃,P 88次/min,R 23次/min,BP 150/100 mmHg;慢性病病容,结膜苍白,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律齐;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指压痕(+)。

应给予的治疗是

A:利尿剂 B:L-T替代,小剂量起始 C: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治疗 D:ACEI E:口服地高辛 F:调脂药

某男性患者,61岁,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发热1年,伴有干咳,偶有黄白痰,活动后气短明显,有间断发热,在当地按"肺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近一周气短症状加重来诊。查体:慢性病容,呼吸略促,口唇发绀,双肺背部可闻及Velcro啰音,心率100次/分,无杂音,可见杵状指。肺CT示两肺中下叶弥漫性结节、网格状阴影,近胸膜下可见蜂窝肺改变。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无特殊环境接触史和用药史。

对于该患者的治疗以下正确的是

A:习惯上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 B: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改善预后 C: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治疗 D:推荐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E:晚期病例仍可以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 F:NP乙酰半胱氨酸对阻止肺纤维化有确切的疗效 G:早期肺泡炎阶段,糖皮质激素尚有一定作用

某女性患儿,7个月,没有明显的传染病接触史,突起高热4天,体温39.5℃左右波动,一直补液及服用退热药治疗,今天发热突然消退,发现全身起了大量玫瑰色斑丘疹。

出皮疹后的治疗方法为

A:1%甲紫涂抹 B:可用抗生素药膏 C:无明显痒感,不需要特殊治疗 D:明显痒感,给予抗过敏治疗 E:皮炎平涂皮疹 F:用红汞涂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