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 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 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 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 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 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 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 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 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 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 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 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 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 ,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 ,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 项:HBsAg(+),HBeAg(+)和HBcAb(+) ,余阴性。

初步考虑发热的原因是

A:腹腔内一般细菌感染 B:药物热 C:肿瘤性发热 D:结核病 E:伤寒 F:肝硬化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 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 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 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 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 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 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 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 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 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 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 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 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 ,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 ,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 项:HBsAg(+),HBeAg(+)和HBcAb(+) ,余阴性。

此时发热原因最可能是

A:药物热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二重感染(真菌) D:病毒感染 E:支原体感染 F:衣原体感染

我国南方某市2003年2月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9℃~41℃,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部分有干咳,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

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流行性感冒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大叶性肺炎 E:肺结核

F.间歇热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伤寒极期的典型热型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间日疟的典型热型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弛张热

A:体温常持续在40℃以上,1d温差在1℃以内 B:体温常在39℃以上,1d温差在2℃以上,最低温高于正常 C:体温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或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D:1d体温波动在4~5℃之间,自高热降至常温以下 E: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

消耗热

A:体温常持续在40℃以上,1d温差在1℃以内 B:体温常在39℃以上,1d温差在2℃以上,最低温高于正常 C:体温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或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D:1d体温波动在4~5℃之间,自高热降至常温以下 E: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

李某,男,37岁,病已年余,每于午后发热,手足心发热,伴有心烦失眠,多梦健忘,两颧红赤,口干咽燥,盗汗,大便于,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以下哪一项症状不是内伤发热的特点

A:发病缓慢 B:发热病程较长 C:发热时作时止,或有定时,且多手足心热 D:发热不恶寒,或畏寒得衣被可减 E:发热伴恶寒,恶寒得衣被不减

李某某,男,37岁,病已年余,每于午后发热,手足心发热,伴有心烦失眠,多梦健忘,两颧红赤,口干咽燥,盗汗,大便于,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以下哪一项症状不是内伤发热的特点

A:发病缓慢 B:发热病程较长 C:发热时作时止,或有定时,且多手足心热 D:发热不恶寒,或畏寒得衣被可减 E:发热伴恶寒,恶寒得衣被不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