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1岁,既往患糖尿病8年,高血压3年,血压最高达180/105 mmHg,吸烟史26年,少量饮酒。主因间断发作性胸痛1个月,频发伴大汗2 d入院。患者每于活动劳累或快步行走时即出现胸骨后闷痛不适,同时向左臂放射,持续数分钟,停止活动可缓解。2 d来胸痛发作频繁且程度较前加重,静息时亦有发作,伴恶心和大汗,时间>20 min,有时休息不能缓解,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方可缓解。查体:T 36 ℃,P 84次/min,R 20次/min,Bp 160/100 mmHg。体胖。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发作时心电图ST段水平压低>1 mm,发作后心电图恢复正常。TnI 0.15 μg/ml。
病历中支持该患者危险分层为高危的资料包括
A:男,61岁 B:糖尿病史 C:高血压史 D:吸烟史 E:2 d来胸痛发作频繁且程度较前加重,静息时亦有发作 F:平素血压最高达180/105 mmHg,入院血压160/100 mmHg G:发作时心电图ST段水平压低>1 mm,发作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H:胸痛发作时伴恶心和大汗,时间>20 minI. TnI 0.15 μg/ml
某患者,怀疑视网膜母细胞瘤,需行X线检查。
该患者检查时的摄影要点不包括
A: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B: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C:额部及鼻尖置于床面上 D:下颌内收,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E:鼻尖对准胶片中心
现测得15名正常人、13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12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0.203、2.738和2.844。欲判断上述三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数是否不同,宜选择()
A:经X2检验后才能确定 B: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做q检验才能确定 C:作配伍设计的方差分析,再做q检验才能确定 D: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t检验才能确定 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q检验才能确定
现测得15名正常人、13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12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0.203、2.738和2.844。欲判断上述三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数是否不同,宜选择()
A:经X检验后才能确定 B: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C:作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D: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t检验才能确定 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q检验才能确定
现测得15名正常人、13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12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0.203、2.738和2.844。欲判断上述三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数是否不同,宜选择
A:经χ2检验后才能确定 B: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C:作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D: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t检验才能确定 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q检验才能确定
现测得15名正常人、13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12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0.203、2.738和2.844。欲判断上述三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数是否不同,宜选择
A:经χ2检验后才能确定 B: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C:作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D: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t检验才能确定 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q检验才能确定
现测得15名正常人、13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12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0.203、2.738和2.844。欲判断上述三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数是否不同,宜选择
A:经χ2检验后才能确定 B: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C:作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 D: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t检验才能确定 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q检验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