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0→1.0左眼-6.50DS-5.65DCX150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女性患者,51岁。主因右眼被玉米叶划伤1天入院。查:右眼睫状充血,角膜颞上方可见一约2mm×3mm大小病灶、略隆起,表现较干燥,周边呈毛刺状改变,角膜基质层水肿、前房可见约1mm积脓。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

A:蚕蚀性角膜炎 B:真菌性角膜炎 C:绿脓杆菌性角膜炎 D:棘阿米巴角膜炎 E:树枝状角膜炎

某女性患者,51岁。主因右眼被玉米叶划伤1天入院。查:右眼睫状充血,角膜颞上方可见一约2mm×3mm大小病灶、略隆起,表现较干燥,周边呈毛刺状改变,角膜基质层水肿、前房可见约1mm积脓。

最有利的诊断依据是

A:植物外伤史 B:角膜刮片染色或培养找菌丝 C:OCT D:视野 E:UBM

某女性患者,51岁。主因右眼被玉米叶划伤1天入院。查:右眼睫状充血,角膜颞上方可见一约2mm×3mm大小病灶、略隆起,表现较干燥,周边呈毛刺状改变,角膜基质层水肿、前房可见约1mm积脓。

关于该病人的治疗哪项不对

A:局部应用氟康唑液点眼 B: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C: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D:并发虹睫炎者用1%阿托品散瞳 E: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角膜移植

某男性患者,3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伴眼部疼痛,畏光,流泪1个月。检查左眼眼睑痉挛,角膜见一约3mm大小角膜水肿溃疡病灶,角膜后KP(+),前房及后节无异常。

提示:细菌培养阴性,角膜刮片找到菌丝。可以确定的诊断是

A:细菌性角膜溃疡 B:蚕蚀性角膜溃疡 C:棘阿米巴角膜溃疡 D:角膜基质炎 E:真菌性角膜溃疡 F:病毒性角膜溃病

某男性患者,55岁,右眼红痛、视力下降10天。10天前被玉米叶划伤右眼,后出现右眼畏光、流泪、眼红、眼痛,视力进行性下降。眼科检查见:Vod0.05,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浸润灶呈牙膏样外观,可见卫星灶,前房积脓约1mm。

角膜卫星灶还可见于

A:细菌性角膜炎 B:病毒性角膜炎 C: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D: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E:蚕蚀性角膜溃疡

某男性患者,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1.0左眼-6.50DS-5.65DCX15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女性患者,右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2天发现角膜水肿,前房可见与角膜相连的透明膜状物。

观察数天后,角膜水肿持续加重,后期出现角膜上皮水泡,此时发生了

A:角膜感染 B:角膜内皮失代偿 C:葡萄膜炎 D:角膜变性 E:继发性青光眼

病例:钱某,右眼被甘蔗叶擦伤一周后开始疼痛,畏光流泪,角膜上白点而来就诊。检查睫状体充血,角膜正下方溃疡欠光泽,并且干燥而粗糙。真菌性角膜炎,常引起()

A:急性角膜溃疡与穿孔 B:角膜表面溃疡呈干燥而粗糙 C:角膜溃疡呈树枝状或地图状 D:常从角膜周边部开始溃疡 E:角膜实质层混浊

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干燥、上皮脱落、继发感染()

A:角膜基质炎 B: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C:暴露性角膜炎 D:蚕食性角膜炎 E: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