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磷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毒性较大 B:口服吸收不受食物影响,体内分布广,可通过炎症脑膜 C:对金葡菌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抗菌活性 D:与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E:抗菌作用较弱
磷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叶酸合成 B: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影响细菌胞浆膜的功能 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磷霉素的抗菌机制为
A:阻止N-乙酰胞壁酸形成 B:影响胞质膜中磷酸脂循环 C: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 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有关磷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金葡菌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抗菌活性 B:毒性较大 C:口服吸收不受食物影响,体内分布广,可通过炎症脑膜 D:与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E:抗菌作用较弱
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钠量约25%,可加在5%~10%的葡萄糖液中静脉输注,但在稀释时应先取1g,用>25ml的溶剂稀释,否则输液将变黄,可能的原因是()
A:磷霉素钠极不稳定 B:磷霉素钠溶解度低 C:葡萄糖注射液pH值低 D: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E:以上都不是
磷霉素的抗菌机制为
A:阻止N-乙酰胞壁酸形成 B:影响胞浆膜中磷脂循环 C: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 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钠量约25%,可在5%~10%的葡萄糖中输注,但在稀释时应先取1g,用大于25ml的溶剂稀释,否则输液将变黄,原因可能是
A:磷霉素钠溶解度低 B:磷霉素钠极不稳定 C:葡萄糖注射液pH低 D:葡萄糖在碱性条件发生糠醛反应 E:以上都不是
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钠量约25%,可在5%~10%的葡萄糖中输注,但在稀释时应先取1g,用大于25ml的溶剂稀释,否则输液将变黄,原因可能是
A:磷霉素钠溶解度低 B:磷霉素钠极不稳定 C:葡萄糖注射液pH低 D:葡萄糖在碱性条件发生糠醛反应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