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4岁,上呼吸道感染,医嘱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肌内注射160万U青霉素。
下列有关注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臀部外上方注射 B:避免在有硬结的部位注射 C:注射进针要快 D: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病人可立刻回家休息 E:不可随意加大使用剂量
患者,男,52岁,2型糖尿病,因肺部感染而入院。医嘱青霉素80万单位肌内注射。
护士为患者进行青霉素皮试,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1ml注射器 B: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 C:针头斜面与皮肤成15°角进针 D:将药液0.01ml注射入皮内 E: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勿按压针眼
患者,男性,36岁,因咳嗽发热前来就诊,医嘱给予青霉素80万U肌肉内注射,每日2次。
护士为患者首先进行青霉素皮试,操作时错误的是
A:在皮试盘内准备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急救药品 B: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 C:因常温下易降解,所以皮试液一定要现配现用 D:配置青霉素皮试液用注射用水进行稀释 E:按皮内注射的要求在前臂掌侧下段注射皮试液0.1ml
某男性患者,24岁,要求拔除右侧下颌第三磨牙。右侧下颌孔附近注射含血管收缩剂的2%利多卡因5ml。
注射完成后,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多话、气急、抽搐、发绀等症状,则可能的原因为
A:麻药直接快速注入血管所致的中毒反应 B:患者低血糖,出现晕厥 C: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D:患者有癔症病史 E:患者因注入含血管收缩剂的麻醉药物而出现的正常反应
某男性患者,24岁,要求拔除右侧下颌第三磨牙。右侧下颌孔附近注射含血管收缩剂的2%利多卡因5ml。
注射麻醉药物后发现患者出现口角歪斜,闭眼不能,其可能的原因为
A:患者就诊前即患有面瘫 B:患者因张口过大出现面肌痉挛 C:患者因麻醉药物注入腮腺区引起面神经暂时性瘫痪 D:因注射针头损及面肌所致 E:麻醉药物注入咬肌
某女性患者,27岁,腰部摔伤疼痛10余天,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天。查体:跛行步态,脊柱生理曲度变直,腰椎活动范围为:前屈30°,后伸10°,左侧屈20°,右侧屈10°,左旋转30°,右旋转15°,拾物试验(-),腰4~5间隙压痛(+),疼痛放射至大腿前外侧、小腿外侧,腰3~5椎体右旁侧肌头压痛明显,皮肤红肿。右下肢后外侧坐骨神经巡行部位退步投影点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20°(+),加强试验(+),右侧4字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腰椎平片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生理弯曲变直,腰椎MRI示:L4~5、Sl推间盘向后方突出,硬膜囊及双侧神经受压。
如对该患者采用注射治疗,常用的注射方法是
A:颈神经根注射 B:星状交感神经节注射 C:腰椎小关节阻滞 D:椎旁阻滞 E:硬脊膜外腔注射 F:骶管骶孔硬膜外注射 G:枕大神经注射
某男性患者,35岁,要求拔除右侧下颌第三磨牙。右侧下颌孔附近注射含血管收缩剂的2%利多卡因5ml。
注射完成后,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多话、气急、抽搐、发绀等症状,则可能的原因为
A:麻药直接快速注入血管所致的中毒反应 B:患者低血糖,出现晕厥 C: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D:患者有癔症病史 E:患者因注入含血管收缩剂的麻醉药物而出现的正常反应
某男性患者,35岁,要求拔除右侧下颌第三磨牙。右侧下颌孔附近注射含血管收缩剂的2%利多卡因5ml。
注射麻醉药物后发现患者出现口角歪斜,闭眼不能,其可能的原因为
A:患者就诊前即患有面瘫 B:患者因张口过大出现面肌痉挛 C:患者因麻醉药物注入腮腺区引起面神经暂时性瘫痪 D:因注射针头损及面肌所致 E:麻醉药物注入咬肌
某女性患者,28岁,腰部摔伤疼痛10余天,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天。查体:跛行步态,脊柱生理曲度变直,腰椎活动范围为:前屈30°,后伸10°,左侧屈20°,右侧屈10°,左旋转30°,右旋转15°,拾物试验(-),腰4~5间隙压痛(+),疼痛放射至大腿前外侧、小腿外侧,腰3~5椎体右旁侧肌头压痛明显,皮肤红肿。右下肢后外侧坐骨神经巡行部位退步投影点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20°(+),加强试验(+),右侧4字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腰椎平片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生理弯曲变直,腰椎MRI示:L
、S
椎间盘向后方突出,硬膜囊及双侧神经受压。
如对该患者采用注射治疗,常用的注射方法是
A:颈神经根注射 B:星状交感神经节注射 C:腰椎小关节阻滞 D:椎旁阻滞 E:硬脊膜外腔注射 F:骶管骶孔硬膜外注射 G:枕大神经注射
某男性患者,21岁,因“被家犬咬伤右腿”来诊。家犬外观健康,但之前没有注射疫苗。查体:伤口较深,有鲜血流出。
关于暴露后狂犬疫苗的接种,叙述错误的是(提示患者在咬伤之初曾注射了一次狂犬疫苗。)
A:全程共5针 B:我国采用的是地鼠肾疫苗 C:在30d内注射完毕 D:按程序分别在1d、3d、6d、12d、30d各注射1针 E:按程序分别在0d、3d、7d、14d、30d各注射1针 F:严重咬伤患者可增加至10针 G:可采取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