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婴幼儿发生的HSV-1型原发感染,90%属于

A:混合感染 B:显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急性感染 E:隐性感染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人体在HSV-1型原发感染后很快产生特异性免疫,能将大部分病毒清除。但少数病毒可长期存留于神经细胞内,无临床表现,潜伏的神经细胞主要位于

A:足趾神经节 B:手指末梢神经节 C: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D:骶神经节 E:耳后神经节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HSV-1 和HSV-2两型病毒的DNA有50%同源性。HSV病毒体中有6种同细胞膜相关的糖蛋白。其中HSV-1独有的特异性抗原是

A:gpB B:gpC C:gpD D:gpG E:gpH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是

A:医院肺炎 B:泌尿道感染 C:手术部位感染 D:血流感染 E:胃肠道感染

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溶解和死亡 B:病毒产生侵袭酶使细胞裂解 C: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膜发生融合 D:导致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E: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

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溶解和死亡 B:病毒产生侵袭酶使细胞裂解 C: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膜发生融合 D:导致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E: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

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溶解和死亡 B:病毒产生侵袭酶使细胞裂解 C: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膜发生融合 D:导致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E: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