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岁。正常体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其间白天呼吸正常,晚上入睡后,自主呼吸频率逐渐下降,甚至停顿,常常憋醒,或突然坐起,觉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

治疗方法不包括

A:呼吸兴奋药物 B:口腔矫治器 C:氧疗 D:原发病治疗 E:辅助通气治疗

患者男,60岁。正常体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其间白天呼吸正常,晚上入睡后,自主呼吸频率逐渐下降,甚至停顿,常常憋醒,或突然坐起,觉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

下列哪项不是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

A:呼吸中枢受抑制 B:中枢神经系统对低氧血症和其他病理状态下引起的呼吸反馈控制不稳定 C:呼气与吸气转换机制异常 D:鼻咽部位狭窄 E:以上都不是

男,51岁,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次日病情加重,突发持续性呼吸急促,发绀,伴烦躁,呼吸频率38次/分,心率108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血气分析:pH7.34,PaO250mmHg,PaCO230mmHg。胸片示两中下肺纹理增多模糊,斑片状阴影,心胸比例正常。

为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最好采用

A:高频通气 B: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APA) C: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D:高浓度吸氧 E:双气道正压通气(BI-PAP)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j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i(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I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I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j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i(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I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I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对病人的处置不包括

A:询问病人近期食用含碘食物情况 B:严格低碘饮食,1~2个月后重复测定甲状腺吸碘率 C:是否进行增强CT检查 D:暂缓I治疗 E:可行I治疗,宜采用小剂量

甲状腺吸I率的正常值以下哪种说法错误

A:甲状腺吸I率的正常值无地域差异 B:甲状腺吸I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 C:2~3小时为15%~25% D:4~6小时为20%~30% E:24小时达高峰为30%~50%

某女性患者,66岁,心悸、多汗2年,曾不规律服用甲巯咪唑半年,症状缓解不佳。目前:ECG:不正常心电图,房颤。内分泌科建议I治疗。甲功生化:FT:5.6pg/ml(1.8~4.1);FT:2.Ing/dl(0.81~1.7),TSH:0.011μIU/ml。来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甲状腺I摄取率测定,2小时吸碘率为15%,24小时吸碘率为27%。

请问目前针对此患者应

A:告知因吸碘率偏低,不适宜做I治疗。 B:建议回内分泌科,继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C:询问近期是否服用含碘食物或药物,考虑有食物或药物干扰 D: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尤其是甲状腺方面的详细体检 E:一个月后重复吸碘率测定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5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l(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1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1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对病人的处置不包括

A:询问病人近期食用含碘食物情况 B:严格低碘饮食,1~2个月后重复测定甲状腺吸碘率 C:是否进行增强CT检查 D:暂缓I治疗 E:可行I治疗,宜采用小剂量 F:患者为甲状腺炎,不适宜I治疗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5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l(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1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1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F:近期服用倍他乐克的干扰

甲状腺吸131I率的正常值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A:甲状腺吸131I率的正常值无地域差异 B:甲状腺吸131I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 C:2~3小时为15%~25% D:4~6小时为20%~30% E:24小时达高峰为30%~50%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