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A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2年2月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本月完工产品13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为:第一道工序5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30%;第二道工序2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80%,见表一。
(2)产品成本计算单有关资料,见表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第(1)~(3)题。
对业务(1)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A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应按50%计算 B:A在产品的在第1工序的约当产量为150件 C:A在产品的在第2工序的约当产量为160件 D:A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350件
假定有A,B两个项目,其净现金流量情况见表6-2: 
项目B的投资回收期的整数年份是( )。
A:1 B:2 C:3 D:4
患者,女性,20岁,因"全身皮疹伴表皮破溃2天"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多次给予多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2天前躯干部出现红色点状皮疹,迅速增多,增大,伴大小不等水疱,破溃。查体:T37.6℃,腔口黏膜轻度糜烂,躯干,四肢弥漫性暗红色斑片,伴大小不等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部分水疱破溃见表浅糜烂面,水疱及破溃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40%。
根据其临床表现,诊断考虑为
A: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B:重症多形红斑 C:剥脱性皮炎 D:天疱疮 E: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患者,男,38岁,腋下及腹股沟皮疹2年,皮疹反复发作。体格检查:腋窝及腹股沟处乳头状肉芽增殖,边缘有水疱,有臭味。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皮肤直接免疫病理示表皮棘细胞间IgG和(或)C3网状沉积。
该病的组织病理表现为
A:表皮明显增生,表皮内裂隙形成,疱液中有棘刺松解细胞 B:表皮明显增生,表皮内裂隙形成,见角化不全细胞 C:表皮明显增生,表皮内海绵状变性及水疱形成,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D:表皮明显增生,表皮内海绵状变性,PAS染色角质层见菌丝和孢子 E:表皮明显增生,表皮内裂隙形成,见谷粒和圆体
某女性患者,43岁。癫痫1个月,近期加重。无发热,无其他病史。MRI表现如下图。 
有关该病MR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左侧顶叶不规则形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 B:病变占位效应明显 C:DWI和ADC显示病变均呈高信号,提示病变的T2效应 D:病变邻近珠网膜下腔增宽 E:病变邻近脑膜增厚
某男性患者,46岁,鼻塞、涕中带血2周。查体颈部淋巴结增大。专科检查发现,鼻咽腔黏膜肿胀,右侧咽隐窝消失。CT表现如下图。 
关于鼻咽癌,表述正确的是
A:以鳞癌居多 B:早期可表现为鼻咽侧壁平坦、僵直、咽隐窝消失 C:常伴囊变或钙化 D:注射对比剂后,肿瘤呈轻度强化 E:对骨的侵犯可为单纯性骨破坏、骨质硬化或两者兼有 F:病变常沿颅底孔道侵犯
某女性患者,57岁,因“双侧腮腺无痛性、逐渐肿大2年”来诊。查体: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质地较硬,表面欠光滑。
此病的超声表现包括(提示 超声考虑为腮腺良性淋巴上皮病。)
A: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腺体内回声不均 B:腺体可见散在小低回声灶,呈“网格”样分布 C:病灶也可表现为结节状、团块状,边界不清晰 D:腺体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 E:舌下腺也有相应的超声表现 F:颌下腺也有相应的超声表现 G:颈部淋巴结也有相应的超声表现
细胞表面分子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其表面分子包括:CD2、CD3、CD4、CD5、CD7、CD8、TCR以及一些协同信号分子等。
可将B细胞区分为B
、B
细胞的是
A:CD2 B:CD3 C:CD5 D:CD8 E:CD19
某女性患者,21岁,因"全身皮疹伴表皮破溃2天"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多次给予多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2天前躯干部出现红色点状皮疹,迅速增多、增大,伴大小不等水疱、破溃。查体:T37.6℃,口腔黏膜轻度糜烂,躯干、四肢弥漫性暗红色斑片,伴大小不等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部分水疱破溃见表浅糜烂面,水疱及破溃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40%。
根据其临床表现,诊断考虑为
A: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B:重症多形红斑 C:剥脱性皮炎 D:天疱疮 E: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