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1岁,一个月以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皮肤黄染;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0g/,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ALT<40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
为明确溶血病因,宜首选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
A:Coombs试验 B:Ham试验 C:自身溶血试验 D:血红蛋白电泳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氯霉素滴耳剂的制备处方:氯霉素20g,乙醇160ml,甘油加至1000ml。制法:称取氯霉素,溶于乙醇中,必要时过滤;加甘油至1000ml,混合均匀,分装于灭菌,干燥的容器中,即得。
配制时,应该将氯霉素先溶于
A:乙醇 B:甘油 C:热乙醇 D:热甘油 E:乙醇-甘油混合物
氯霉素滴耳剂的制备处方:氯霉素20g,乙醇160ml,甘油加至1000ml。制法:称取氯霉素,溶于乙醇中,必要时过滤;加甘油至1000ml,混合均匀,分装于灭菌,干燥的容器中,即得。
依照分散系统分类法,氯霉素滴耳剂属于
A:溶液 B:乳浊液 C:混悬液 D:胶体溶液 E:高分子溶液
男性,11岁,乏力,纳差10日,尿色深如红茶2天入院。体检:神清,巩膜中度黄染,肝下1指质软有压痛,脾未及,总胆红素68μmol/L,ALT400U,HBsAg(+),确诊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1个月后复查,ALT正常,血清胆红素<17μmol/L,抗HBs,抗HBc和抗HBe均阳性,HBsAg和HBeAg阴性,这表明
A:急性乙型肝炎向迁延型肝炎转变 B: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C:急性乙型肝炎向慢性肝炎转变 D:肝炎未愈,病毒仍在复制 E: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男性,21岁,乏力,食欲不振10日,尿色深如红茶2天入院。体检:神清,巩膜中度黄染,肝下1指质软有压痛,脾未及,总胆红素68μmol/L,ALT
00U,HBsAg(+),确诊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1个月后复查,ALT正常,血清胆红素<17μmol/L,抗HBs,抗HBc和抗HBe均阳性,HBsAg和HBeAg阴性,这表明
A:急性乙型肝炎向迁延型肝炎转变 B: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C:急性乙型肝炎向慢性肝炎转变 D:肝炎未愈,病毒仍在复制 E: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某男,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 80 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5%),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一),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一),血清总胆红素76.15μtooL/L,直接胆红素6.84μmoL/L,ALT<40 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
为明确溶血病因宜首选以下哪项实验室检查
A:Coombs试验 B:Ham试验 C:自体溶血试验 D:血红蛋白电泳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掌握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解决方法。下面是关于注射剂稳定性的描述,指出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为防止注射剂氧化变色,可加入适量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等 B:抗坏血酸等在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下可加速变色或分解,为避免此作用常加依地酸二纳 C:在注射液中通入隋性气体,也是防止主药氧化变色的有效措施之一 D: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要通过CO2,以排除药液中溶解的及容器空间的氧,从而使药液稳定 E:有些注射液,为防止氧化、变质,常常是在加入抗氧剂的同时也通入隋性气体
左旋多巴肠溶泡腾片处方如下:左旋多巴100g,酒石酸适量,碳酸氢钠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适量,微晶纤维素适量,硬脂酸镁适量。共生产1000片。
为了达到肠溶的目的,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片剂的溶出度 B:餐后服药 C:包衣 D:和食物同服 E:服药后多喝水 F:提高胃液的pH值
尿负荷试验是评价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常用的指标
维生素B
的负荷剂量为
A:3mg B:4mg C:5mg D:8mg E:10mg
尿负荷试验是评价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常用的指标
口服负荷剂量维生素C后4小时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为多少即是维生素C缺乏
A:<3mg B:<5mg C:<10mg D:<15mg E:<2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