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属于缺陷病毒的肝炎病毒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输血后肝炎的常见病毒类型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我国慢性肝炎患者的主要肝炎病毒类型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临床上有些以急性表现为主,有些则以慢性肝炎为主。
能发展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是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丁型病毒性肝炎 E:戊型病毒性肝炎 F:庚型病毒性肝炎
男性,38岁。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建议病人行肾移植手术,目前正等待合适的供体。病人以前从未考虑过接受肾移植手术,担心手术效果,移植后治疗和康复。体检:体温36.6℃,脉搏88次/分钟,血压178/96mmHg。
有关肾移植术前1日的准备,不适当的是
A:应用免疫抑制剂 B:应用抗生素 C:清洁全身皮肤 D:药物过敏试验 E:无需血液透析治疗
自身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液的来源,可以有效缓解血液紧张的状况,但对患者总血容量的估计和可采集血液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有关血液采集量理论计算公式BL=2BV(HO-Hf)/(HO+Hf)解释不正确的是
A:BL为血液采集量 B:BV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容量 C:HO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值 D: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一般为0.35 E:Hf为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
自身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液的来源,可以有效缓解血液紧张的状况,但对患者总血容量的估计和可采集血液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有关血液采集量理论计算公式BL=2BV(HO-Hf)/(HO+Hf)解释正确的是
A:BL为血液采集量 B:BV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容量 C:HO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值 D: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一般为0.35 E:Hf为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
自身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液的来源,可以有效缓解血液紧张的状况,但对患者总血容量的估计和可采集血液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有关血液采集量理论计算公式BL=2BV(HO-Hf)/(HO+Hf)解释错误的是
A:BL为血液采集量 B:BV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容量 C:HO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值 D: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一般为0.35 E:Hf为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
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
个/L。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
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
A:急性右心衰竭 B:慢性左心衰竭 C:体循环淤血 D:右心排出量增多 E: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 F:肺间质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