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m~2,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且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该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1—1所示。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0m~2的独立办公、休息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间 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m~2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2与车间分隔,储存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油漆和稀释剂;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150m~2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均采用耐火极限0.50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下列二级耐火等级(  )建筑的梁、柱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影响的部位,应采取外包敷不燃材料或其他防火隔热保护措施。

A: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 B: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多层丙类厂房 C:单层丙类厂房 D:多层丙类厂房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甲醇合成厂房,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6m,总建筑面积为4000m2,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为100m,短边为4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m2的不燃烧体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甲醇的闪点为12.22℃。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

甲类厂房与其他厂房、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规定的有(  )。

A:与重要的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B:与明火和散发火花地点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C: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D:与架空电力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高的1.5倍 E: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2m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单层制衣厂房,建筑面积为50m×40m=2000㎡,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6m。在距该厂房两侧山墙50m处各设有室外地上消火栓一个;在厂房内长边外墙各设两个DN65消火栓,采用25m消防水带、19mm消防水枪。消火栓间距为25m,距山墙12.50m,消火栓与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相连;该建筑内还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标准喷头,喷头间距不大于3.40m,距墙不大于1.70m。室内、外消防给水均由消防水泵房供给,水泵房内设消火栓两台、喷洒泵两台,均一用一备(Q=401/s,H=0.30MPa),并设500m³消防水池一座。该厂房四面外墙共设3m×2m外窗50樘,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划分防烟分区4个;在厂房疏散门上方设有“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灯;在每个消火栓处设置4kgABC干粉灭火器两具。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制衣厂房应设下列(  )建筑消防设施。

A: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B: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E:建筑灭火器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m2,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且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该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1—1所示。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0m2的独立办公、休息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间 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m2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车间分隔,储存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油漆和稀释剂;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150m2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均采用耐火极限0.50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下列二级耐火等级(  )建筑的梁、柱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影响的部位,应采取外包敷不燃材料或其他防火隔热保护措施。

A: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 B: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多层丙类厂房 C:单层丙类厂房 D:多层丙类厂房

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是()。

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 B: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C: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 D:加强通风排毒 E:以上各项都是

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

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 B: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C: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 D:加强通风排毒 E:以上各项都是

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

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有毒,低毒代毒 B: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C: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 D:加强通风排毒 E:以上各项都是

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

A:工艺改革,以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 B: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C:厂房建筑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 D:加强通风排毒 E:以上各项都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