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医生用各自发明的药物,治疗甲肝,甲治疗5例,全部治愈,乙治疗10例,治愈8例,则

A:两药治愈率,甲药可表示为100% B:甲药比乙药治愈率高 C:乙药比甲药治愈率高 D:比较疗效需做假设检验 E:本资料无法比较两药疗效

男性50岁,主述右上腹部隐痛2周,纳差并有呕吐。体检:T37.6C,神清,皮肤轻度黄染,腹平,肝肋下1指质软。可作为黄疽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清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 B:血清总胆红素与1分钟胆红素 C:血清清蛋白 D:血清碱性磷酸酶 E:血清淀粉酶

女,36岁,已诊断肾病综合征,近两日右下肢痛、凉,右足背动脉搏动触不清,趾指皮肤发绀,应首先考虑的合并症是

A:下尿路感染 B:右下肢静脉血栓 C:心源性休克 D:急性肾衰 E:右下肢动脉栓塞

细菌、病毒、寄生虫属于

A:行为危险因素 B:物理性危险因素 C: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D:生物性危险因素 E: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呈白色黏稠豆渣样,医生查体时可见小阴唇内侧和阴道黏膜覆盖白色膜状物,可初步诊断为

A:滴虫性阴道炎 B:老年性阴道炎 C:细菌性阴道炎 D: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E:宫颈炎

了解某学校在校生视力减退情况,按学生的学号排序后抽样,双号的学生被抽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分层整群抽样

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属于

A:行为危险因素 B:物理性危险因素 C: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D:生物性危险因素 E: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研究某药的抗贫血作用,8名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g%)变化如下: -1.5、2.0、0.5、3.0、1.5、2.5、3.0、-1,用药后血红蛋白平均提高的克数是

A:2.88g B:1.66g C:2.5g D:1.25g E:1.5g

男,30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年,突然出现双下肢不能动。检查:双下肢膝腱反射减退,无肌萎缩。血钾测定2.3mmol/L,你认为最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

A:慢性甲亢性肌病 B:周期性瘫痪 C:周围神经炎 D:重症肌无力 E:癔症

患者女性,22岁,因服吲哚美辛数片后觉胃痛,今晨呕咖啡样胃内容物 400ml来诊。既往无胃病史。首选的检查是

A:血清胃泌素测定 B:B型超声检查 C:X线胃肠钡餐 D:急诊胃镜检查 E:胃液分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