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测血清铁诊断缺铁性贫血(IDA)的过程中,经金标准诊断,患IDA者809人,非IDA者1770人,血清铁小于20μg/L者共1001人,其中731人为IDA患者,血清铁大于20μg/L者1578人,其中1500人为非IDA患者

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

A:20% B:85% C:90% D:73% E:50%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9岁,上腹隐痛2月。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早期胃癌的定义为:

A:癌肿<1cm,无淋巴结转移 B:癌肿<2cm,无淋巴结转移 C:癌浸润不超过粘膜下层,不论有无局部淋巴转移 D:癌浸润不超过肌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E:癌浸润粘膜层,粘膜下层及肌层

男,50岁,间断性腹泻20余年,加重3个月,大便每日4~5次,不成形,近日纳差,体重明显减轻,化验便潜血阳性,便内有脓细胞,红细胞,血Hb100g/L

以下哪项提示为器质性病,但不包括

A:病史长达20年 B:体重下降 C:轻度贫血 D:便潜血阳性 E:便内有脓细胞

一年轻男性,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每日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粪便常规检查WBC15~20个/HP,RBC5~10个/HP。

该患者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机制为( )

A:痢疾杆菌在肠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肠溃疡病变 B: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黏膜固有层,繁殖引起炎症溃疡 C:结肠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溃疡 D: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过敏反应 E:痢疾杆菌毒素对结肠黏膜的直接损害

某男性患者,59岁,重症肌无力(MG),病变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睑下垂和复视症状。平时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泼尼松20mg,分次口服。术前检查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为50%,FEV1/FVC8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为45%。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部胸腺切除术。

关于重症肌无力麻醉用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禁用__ B:对去极化肌松药极为敏感,应考虑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C:部分患者在采用吸入麻醉情况下,可不使用肌松药 D: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明显延长,故应在麻醉诱导前先预用1/10诱导剂量的肌松药 E:为保持患者充分镇静,术前常规使用吗啡 F:为抑制呼吸道分泌及预防抗胆碱酯酶药副作用应常规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但剂量宜小

某男性患者,59岁,重症肌无力(MG),病变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睑下垂和复视症状。平时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泼尼松20mg,分次口服。术前检查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为50%,FEV/FVC8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为45%。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部胸腺切除术。

进一步正确的处理是

A:新斯的明0.5~1mg+阿托品0.5mg静注 B: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 C:立即气管插管人工通气,辅助或控制呼吸 D:阿托品0.5~1mg静注 E:呋塞米20mg静注 F:静注吗啡2mg镇静

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平均为10%,某地随机抽查了100人,其中HBsAg阳性20人

该样本阳性率为

A:10% B:15% C:20% D:80% E:90%

曹某,男,33岁,进城务工人员。因发热伴咳嗽1个月入院。病人既往体健,近1个月来自觉乏力、午后低热,体温在38℃左右,且夜间多汗,体重减轻约5kg。身体评估:体温37.5℃,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左肺叩诊浊音,上肺呼吸音粗,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率90次/分,心律齐。X线胸片结果显示左胸膜腔大量积液。

针对病人近1个月体重减轻约5kg,护士为其制定的饮食计划中不妥的一项是

A:饮食富含较高热量 B: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C: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5~2.0g/kg D:优质蛋白摄入量不要超过每天蛋白摄入量的一半 E: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某男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5.8×10/L,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依据是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脑脊液检查 D: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E:大便培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