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女婴,2周前原因不明地出现快速地点头和全身屈曲伴双上肢伸直样抽搐发作,逐日加重。从最初每日数次发展到现今20~30余次,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较差,食欲缺乏,运动发育也有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体检头围40cm。头不能直竖,双侧Babinski征阳性。

推测该患儿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原因是

A:病后进食减少 B:病后缺少运动锻炼 C:频繁癫痫发作致惊厥性脑损伤 D:颅内感染致脑组织进行性破坏 E: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

患儿女,6个月,因“点头发作2周”来诊。无诱因,伴四肢屈曲样动作,逐日加重。最初发天发作数次,来诊时20~30次/d,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差,食欲差,运动发育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查体:头围40cm,头不能直立;双侧巴宾斯基征(+)。

推测该患儿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原因是

A:病后进食减少 B:病后缺少运动锻炼 C:频繁癫痫发作致惊厥性脑损伤 D:颅内感染致脑组织进行性破坏 E: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

男,24岁,反复右上腹痛,寒热,黄疸12年,此次起病后黄疸持续不退,B超肝内外胆管扩张,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如选择手术治疗,应选择下列何种术式?

A:胆囊造瘘+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 B:胆囊切除+胆道探查,管引流术 C: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内引流术 D:胆道探查+左肝外叶切除+胆-肠内引流术

张某,男,57岁。2天前曾感心悸,心烦,周身乏力,胸闷不舒等症状。今晨起上腹部剧疼,伴有恶心,出虚汗而来院。查体温38.2℃,主率100次/分,律齐,血压80/60mmHg,呼吸21次/分,面色苍白,心脏听诊:心界不大,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V1~V5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T波倒置

血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中,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达到高峰,24~49小时内恢复正常的是

A:肌钙蛋白I B:肌钙蛋白T C:肌红蛋白 D:肌酸激酶同工酶 E:乳酸脱氢酶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75%~95%发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发病后1~2 d内。

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的时段是

A:3 h内 B:6 h内 C:12 h内 D:24 h内 E:48 h内

某男性患者,45岁,因饱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10小时入院。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无放射性,拒按,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及黄水。3小时前腹痛加剧,出现发热。1小时前出现手足抽搐。小便量减少。既往无上腹部疼痛病史。入院查体:T38.6℃,BP90/60mmHg,P110次/分,R20次/分。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分,心肺余无异常,腹平软,腹壁皮肤未见淤斑,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中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次/分。化验:血淀粉酶:96u/L,血象:WBC12×10/L,N87%,L13%,Hb:120g/L。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因肠内气体影响,胰腺显示不清,腹腔内有少量液性暗区。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是如何变化的?

A:一般在起病后5~10小时内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 B:一般在起病后6~12小时内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 C:一般在起病后7~14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D:一般在起病后8~16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E:一般在起病后5~10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45岁,因饱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10h入院。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无放射性,拒按,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及黄水。3h前腹痛加剧,出现发热。1h前出现手足抽搐。小便量减少。既往无上腹部疼痛病史。入院查体:T38.6℃,BP90/60mmHg,P110次/min,R20次/min。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min,心肺余无异常,腹平软,腹壁皮肤未见瘀斑,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中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次/min。化验:血淀粉酶96U/L,血象WBC12×109/L,N87%,L13%,Hb120g/L。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因肠内气体影响,胰腺显示不清,腹腔内有少量液性暗区。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如何变化()。

A:一般在起病后5~10h内开始升高,48h开始下降 B:一般在起病后6~12h内开始升高,48h开始下降 C:一般在起病后7~14h内开始升高,24h开始下降 D:一般在起病后8~16h内开始升高,24h开始下降 E:一般在起病后5~10h内开始升高,24h开始下降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45岁,因饱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10小时入院。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无放射性,拒按,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及黄水。3小时前腹痛加剧,出现发热。1小时前出现手足抽搐。小便量减少。既往无上腹部疼痛病史。入院查体:T38.6℃,BP90/60mmHg,P110次/分,R20次/分。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分,心肺余无异常,腹平软,腹壁皮肤未见淤斑,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中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次/分。化验:血淀粉酶:96u/L,血象:WBC12×109/L,N87%,L13%,Hb:120g/L。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因肠内气体影响,胰腺显示不清,腹腔内有少量液性暗区。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是如何变化的? ()

A:一般在起病后5~10小时内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 B:一般在起病后6~12小时内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 C:一般在起病后7~14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D:一般在起病后8~16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E:一般在起病后5~10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45岁,因饱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10h入院。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无放射性,拒按,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及黄水。3h前腹痛加剧,出现发热。1h前出现手足抽搐。小便量减少。既往无上腹部疼痛病史。入院查体:T38.6℃,BP90/60mmHg,P110次/min,R20次/min。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min,心肺余无异常,腹平软,腹壁皮肤未见瘀斑,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中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次/min。化验:血淀粉酶96U/L,血象WBC12×109/L,N87%,L13%,Hb120g/L。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因肠内气体影响,胰腺显示不清,腹腔内有少量液性暗区。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如何变化?()

A:一般在起病后5~10h内开始升高,48h开始下降 B:一般在起病后6~12h内开始升高,48h开始下降 C:一般在起病后7~14h内开始升高,24h开始下降 D:一般在起病后8~16h内开始升高,24h开始下降 E:一般在起病后5~10h内开始升高,24h开始下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