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双侧眼睑下垂2周,伴双下肢无力,晨轻暮重,无呼吸及吞咽困难。临床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根据Osserman分型,患者属于重症肌无力的哪一型

A:I1型 B:I2a型 C:I2b型 D:I3型 E:Ⅳ型

心功能不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是

左心功能不全

A:心排出量下降及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B:心排出量下降及肺静脉压力升高 C:心排出量下降及心脏前负荷不足 D:心排出量下降及肺,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E:心排出量下降及心室充盈受限

心功能不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是

右心功能不全

A:心排出量下降及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B:心排出量下降及肺静脉压力升高 C:心排出量下降及心脏前负荷不足 D:心排出量下降及肺,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E:心排出量下降及心室充盈受限

心功能不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是

全心功能不全

A:心排出量下降及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B:心排出量下降及肺静脉压力升高 C:心排出量下降及心脏前负荷不足 D:心排出量下降及肺,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E:心排出量下降及心室充盈受限

男性,34岁。因气急,尿少1周入院。体检:气急不能平卧,全心扩大,心率134次/分,心房颤动。无明显瓣膜杂音,两肺有细湿罗音。肝肋下两指,伴有腹腔积液。拟诊心功能不全原因待查。

本例全心功能不全,应用下列哪种药物既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又能选择性地扩张血管

A:肾上腺素 B:卡托普利 C:多巴酚丁胺 D:硝苯地平 E:洋地黄

某男性患者,59岁,重症肌无力(MG),病变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睑下垂和复视症状。平时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泼尼松20mg,分次口服。术前检查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为50%,FEV1/FVC8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为45%。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部胸腺切除术。

关于重症肌无力麻醉用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禁用__ B:对去极化肌松药极为敏感,应考虑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C:部分患者在采用吸入麻醉情况下,可不使用肌松药 D: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明显延长,故应在麻醉诱导前先预用1/10诱导剂量的肌松药 E:为保持患者充分镇静,术前常规使用吗啡 F:为抑制呼吸道分泌及预防抗胆碱酯酶药副作用应常规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但剂量宜小

某男性患者,55岁,因“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吞咽困难,屈颈抬头无力,四肢乏力1个月”来诊。诊断: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有

A: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 B:多数患者眼外肌最先受累 C:继之颈肌及四肢近端肌群受累 D:最后累及咽喉肌、呼吸肌 E:有“晨轻暮重”的现象 F:胆碱酯酶抑制药治疗有效

某男性患者,55岁,因“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吞咽困难,屈颈抬头无力,四肢乏力1个月”来诊。诊断: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实验室检查除外

A:AchR-Ab效价测定 B:肌酶测定 C:疲劳试验 D:重复神经电刺激 E:新斯的明试验 F:依酚氯铵(腾喜龙)试验

某男性患者,71岁,有冠心病史5年,近期间断出现夜间突然胸闷、憋气、咳嗽,予被迫坐位,约半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体格检查:T:37℃,P:102次/分,律齐,R:24次/分,BP:135/80mmHg,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闻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少量细湿啰音,诊断为"左心功能不全"。

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包括

A:血管扩张剂 B:β受体阻滞剂 C:正性肌力药物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