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患者,男,67岁。血气分析结果:pH7.15,PaO50mmHg,PaCO76mmHg,HCO17.5mmol/L。
若进行机械供氧,则供氧流量为
A:1~2L/min B:2~3L/min C:3~4L/min D:4.5L/min E:none
男性,50岁,有慢性咳嗽5年,糖尿病史3年。因咳喘加重1个月,发热1周来诊。检查结果:血pH7.25,PaO40mmHg,PaCO85mmHg,BE10mmol/L。
该患者经抗感染,通畅气道,降血糖,纠酸等综合治疗后,咳喘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明显减少,10天后血气恢复,pH7.38,PaO70mmHg,PaCO48mmHg,但病人仍发热。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是
A:血细菌培养+药敏 B:炎细菌培养+药敏 C:胸部CT检查 D:胸部X线片检查 E:骨髓穿刺检查
男,50岁,慢性咳嗽5年,糖尿病3年,咳喘加重1个月,发热1周来诊,检查结果:血pH7.25,PaO40mmHg,PaCO85mmHg,BE-10mmol,/L。
该患者经抗炎,通畅气道,降血糖,纠酸等综合治疗后,咳喘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明显减少,10天后血气恢复pH7.38,PaO70mmHg,PaCO48mmHg,但患者仍发热。应首先进行哪项检查
A:血细菌培养+药敏 B:炎细菌培养+药敏 C:胸CT检查 D:胸X线片检查 E:骨髓穿刺检查
某男性患者,23岁,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心悸、气促、怕热、多汗、食多、便次多、手颤9年”来诊。在县级医院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ATD)他巴唑(30 mg/d)及中药治疗1年多,甲状腺未见缩小,当地检测血T、T、促甲状腺激素(TSH)多次高于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因“ATD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来我院要求给予I 治疗。
应予以的治疗是(提示:1 周后检测:TT 5.9 nmol/L,TT 11.18 nmol/L,FT 16.1 pmol/L,FT 20 pmol/L,TSH 2.1 mU/L,TT、FT和TSH均降至正常范围,TT、FT较高。停用L-T后2周又出现T、T和TSH水平增高。患者血FT、FT 及TSH增高,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较轻,无突眼及胫前黏液水肿,TPOAb、TSAb及吸I率均正常。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无效,溴隐停治疗后血TSH及T、T 均恢复正常。与PRTH临床表现、相关检测及治疗结果相符。临床最后诊断为PRTH。)
A:I治疗 B:普萘洛尔(10 mg,3次/d) C:L-T D:优甲乐 E:溴隐停(2.5 mg,2次/d) F:地塞米松
某女性患者,47岁,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术后1个月就诊,甲状腺显像示残留甲状腺左叶部分甲状腺组织,摄I率5%。
如用I治疗后6个月复查,甲状腺床吸I率4%,甲状腺显像可见甲状腺床有放射性浓聚,则应进行
A:再次用I去除 B:再次手术切除 C:甲状腺床外照射 D:甲状腺激素抑制 E:化疗
某女性患者,42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该患者用I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以下哪项错误
A:降低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 B:利于I显像发现转移病灶 C:有利于检出诊断剂量I显像未发现的转移病灶 D:阻断了Tg的正常来源 E:预防再发其他恶性肿瘤
某女性患者,56岁。因Graves病甲亢拟I治疗,行甲状腺吸I率测定。
如出现24小时吸I率大于100%,其可能的原因是
A:甲状腺大 B:含碘药物干扰 C:饥饿状态 D:标准源剂量小于病人服用的I剂量 E:标准源剂量大于病人服用的I剂量
某男性患者,55岁,因"乏力、消瘦、突眼、多汗3个月"就诊,查体:神清,双眼微突,甲状腺Ⅱ。肿大,质韧,未及结节,BP140/86mmHg,心率120次/分,律绝对不齐,两肺(-),腹部(-),双手细颤,双下肢无水肿。FT:40.0pmol/L↑,FT4:98.0pmol/L↑,sTSH:0.1mU/L↓;TBIL:36.2μmol/L↑,ALT:94IU/L↑,AST80IU/L↑,ALP192IU/L↑,BRT正常,HBsAg(+),HBsAb(-),HBcAg(+),HBcAb(+),HBeAb(-),血常规:WBC3×10/L,PLT9×10/L;ECG:房颤。
甲亢I治疗后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服完I即可进食 B:预防感染 C:避免劳累 D:防止精神紧张 E:1个月不食含碘药物或食物
某女,46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个月就诊,甲状腺显像示残留甲状腺左叶部分甲状腺组织,摄I率5%。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