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因中,上腹疼痛,加重伴消化道出血入院。入院前经常有上腹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病史,每年秋季上腹痛次数明显增加,腹痛时服用抗酸剂可以暂时缓解。病人同时伴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172/98mmHg。体检:T:37.2℃,P:102次/分,R:26次/分。Hb:92g/L,WBC:12.3x10/L,无肝病及手术,外伤史,亦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胃肠道肿瘤史。

急诊应尽快作什么处理

A:肌注速尿 B:立即给予口服要素饮食以营养支持 C:立即给予口服降血压药物 D:静脉滴注甲氰咪胍0.4g,立止血2U(2支) E:立即开放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及抗休克处理

患者男性,52岁。因中,上腹疼痛,加重伴消化道出血入院。入院前经常有上腹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病史,每年秋季上腹痛次数明显增加,腹痛时服用抗酸剂可以暂时缓解。病人同时伴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172/98mmHg。体检:T:37.2℃,P:102次/分,R:26次/分。Hb:92g/L,WBC:12.3x10/L,无肝病及手术,外伤史,亦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胃肠道肿瘤史。

初步诊断主要考虑哪些疾病

A:胃癌 B:贲门粘膜撕裂症 C:胃粘膜脱垂症 D:胃,十二指肠溃疡 E:胆道出血 F:胃肠道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 G:应激性溃疡 H:肝硬化,门脉__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患者男性,52岁。因中,上腹疼痛,加重伴消化道出血入院。入院前经常有上腹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病史,每年秋季上腹痛次数明显增加,腹痛时服用抗酸剂可以暂时缓解。病人同时伴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172/98mmHg。体检:T:37.2℃,P:102次/分,R:26次/分。Hb:92g/L,WBC:12.3x10/L,无肝病及手术,外伤史,亦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胃肠道肿瘤史。

提示:经内窥镜下喷涂止血药物,静脉滴注止血药物,甲氰咪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仍不停止。下列哪些情况符合急诊手术指征

A:在短期内大量出血,迅速出现休克者 B:出血前曾出现幽门梗阻或疑有溃疡恶变者 C:出血已停止,复查心电图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 D:入院后一度出血已停止,但在系统内科治疗中又大量出血者 E:年龄在50岁以上且伴有其他器官疾患者 F:在6-8小时内经内科积极治疗,并已输血800ml,尚难使生命体征稳定者 G:平均每8小时输血500ml,仍难以维持收缩压在11.97kPa(90mmHg)的和红细胞压积压低于30%者

关于药物在胃肠道内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胃肠道中的酸,碱性环境也可使药物分解 B:整个胃肠道均存在代谢活性酶 C:肠液中的微生物可引起药物代谢 D:直肠显示出最大的酶代谢活性 E:药物在胃肠道内代谢称为胃肠的首过作用

活性炭在胃肠道中对药物的吸附( )

A:体外的配伍变化 B:代谢中的相互作用 C:吸收中的相互作用 D:排泄中的相互作用 E:分布中的相互作用

对于口服不吸收的药物,或者在胃肠道容易降解的药物,或者为了某些特殊的目的,往往制成注射剂、鼻喷剂、吸入剂等。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有

A:皮肤溃疡 B:介质pH值 C:药物的脂溶性 D: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 E:皮肤的渗透性 F:药物的稳定性

欲比较A、B、C三种药物对雄性Wistar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将36只大鼠按照体重和月龄相近的原则每3只为1区组,共12区组,每个区组的3只大鼠随机分配到A、B、C三个药物组。一个月后观察尿中氨基氮的排出量。

若用方差分析来比较三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变异分解正确的为

A:SS=SS+SS B:MS=MS+MS C:SS=SS+SS+SS D:SS=SS+SS+SS E:MS=MS+MS+MS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

A:药物的给药途径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肿瘤组织的血管壁内皮细胞间隙较正常组织大,将药物制成合适粒度的剂型可以使药物集中分布于肿瘤组织中而很少分布于正常组织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以上事例中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是

A:疗程 B:药物的剂量 C:药物的剂型 D:给药途径 E:药物的理化性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