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目前色谱法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检验领域中药物监测,微量元素分析经常选用
A:薄层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气-固色谱法 D:气液色谱法 E:毛细管电泳法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A:10 B:20 C:9 D:18 E:19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
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 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t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
某医生收集到数据经过统计学家分析应该进行t检验
进行t检验的资料应满足的条件是
A:负偏态资料 B:正偏态资料 C:偏态资料 D:正态或近似正态资料 E:以上都不是
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
进行t检验的资料应满足的条件是
A:负偏态资料 B:正偏态资料 C:偏态资料 D:正态或近似正态资料 E:正态或负态资料
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浆总蛋白的定量测定有多种方法,如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比浊法等,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进行临床检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血清γ-球蛋白的测定方法是
A:凯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酚试剂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溴甲酚绿法
下列关于t检验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行检验的资料必须代表各连续变量 B:主要运用于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之差的检验 C: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 D:总体方差未知,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公式。
用于对异常值的取舍检验法有()。
A:t检验法 B:F检验 C:G检验 D:4d检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