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因“腭部肿物多年,近来溃疡”来诊。切除肿瘤,长径1.5 cm,无包膜,质硬。组织学检查:呈现瘤细胞较一致圆形上皮细胞,胞质少,核分裂少见,瘤细胞构成筛孔状,囊状,小梁状,管状,条索状结构,并见浸润周围神经,间质胶原及黏液成分。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腺样囊性癌 B:基底细胞腺癌 C:肌上皮癌 D: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E: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患者女,65岁,因“腭部肿物多年,近来溃疡”来诊。切除肿瘤,长径1.5 cm,无包膜,质硬。组织学检查:呈现瘤细胞较一致圆形上皮细胞,胞质少,核分裂少见,瘤细胞构成筛孔状,囊状,小梁状,管状,条索状结构,并见浸润周围神经,间质胶原及黏液成分。

诊断依据是

A:细胞单一性和结构多样性 B:浸润神经 C:浸润性生长 D: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E:胶原黏液样间质

 患者女,65岁,因“腭部肿物多年,近来溃疡”来诊。切除肿瘤,长径1.5 cm,无包膜,质硬。组织学检查:呈现瘤细胞较一致圆形上皮细胞,胞质少,核分裂少见,瘤细胞构成筛孔状,囊状,小梁状,管状,条索状结构,并见浸润周围神经,间质胶原及黏液成分。

本例与多形性腺瘤的主要区别是

A:细胞异型性 B:浸润性生长 C:细胞均一性 D:结构多形性 E:多见于老年人

 患者男,16岁,因“运动后上腹部胀痛”来诊。胃镜:胃体部后壁隆起性肿块,3 cmx5 cm。胃镜超声:肿块累及胃壁肌层。行肿块穿刺组织学检查:病变由较单一的上皮样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呈片状,细胞间质缺乏胶原,血管丰富扩张。

在儿童胃上皮样细胞性病变或肿瘤中,应在诊断中优先考虑的是

A:低分化癌 B:大B细胞性淋巴瘤 C:神经内分泌肿瘤 D:胃肠道间质肿瘤 E:平滑肌母细胞瘤

某男性患者,43岁,发现大腿肿块生长迅速,予以切除。肿物直径6cm,质韧,灰白色,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羽毛状结构,细胞间有多量的胶原纤维,核分裂较少,免疫组化Vimentin阳性,SMA、CD68、EMA阴性。

如果瘤内出现瘤巨细胞,则该病最可能是

A:黄色瘤 B:脂肪肉瘤 C:横纹肌肉瘤 D:软组织巨细胞瘤 E: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某女性患者,42岁,右侧乳腺肿块,直径5cm,边界不清,切面鱼肉样,镜下见小印戒样细胞,间质明显黏液样,形成"肺水肿"样结构,并有丰富的枝芽状毛细血管。

此"小印戒样细胞"为

A:脂肪母细胞 B:假脂肪母细胞 C:透明细胞 D:淋巴细胞 E:上皮样平滑肌细胞

某男性患者,37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个月入院,查体:直腿抬高试验右40°,右背伸肌力Ⅳ级,腰椎CT示:L椎间盘右后侧突出,约5mm。经患者同意行经皮腰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采取小关节内侧缘入路,C形臂透视引导,针尖进入侧隐窝后,回抽无脑脊液。

测定麻醉平面在同侧对应神经根支配区,则注射胶原酶

A:1200IU,用2ml生理盐水稀释 B:1200IU,用5ml生理盐水稀释 C:2400IU,用2ml生理盐水稀释 D:2400IU,用4ml生理盐水稀释 E:2400IU,用5ml生理盐水稀释

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神经元

A:淋巴血管套 B:卫星现象 C:嗜神经细胞现象 D:软化灶 E:小胶质细胞结节

增生的小胶质细胞环绕一神经元

A:淋巴血管套 B:卫星现象 C:嗜神经细胞现象 D:软化灶 E:小胶质细胞结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