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沥青或焦油后可引起 ( )

A:湿疹 B:疣状增生 C:疖肿 D:急性接触性皮炎

患者,男性,75岁,全口义齿初戴3周,诉咀嚼时义齿不稳,检查见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诊断为前伸不平衡。

造成该患者前牙早接触的原因是

A:切导斜度偏小 B:切导斜度偏大 C:髁导斜度等于髁道斜度 D:后牙牙尖高度偏大 E:定位平面斜度偏大 F:补偿曲线曲度偏大

某男性患者,16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上胸背部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有触痛,时轻时重,逐渐增多,部分皮疹有破溃、结痂,形成散在瘢痕。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睡眠、饮食及大小便无特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史,也无焦油、沥青、卤代氢类化合物接触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根据面部皮疹特征,患者最可能患的疾病是

A:寻常性痤疮 B:疱疹性痤疮 C:聚合性痤疮 D:药物性痤疮 E:职业性痤疮

某男性患者,16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上胸背部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有触痛,时轻时重,逐渐增多,部分皮疹有破溃、结痂,形成散在瘢痕。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睡眠、饮食及大小便无特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史,也无焦油、沥青、卤代氢类化合物接触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按照Pillsbury分类法,该患者最可能属于几度损害

A:Ⅰ度(轻度)损害 B:Ⅱ度(中等度)损害 C:Ⅲ度(重度)损害 D:Ⅳ度(严重度)损害 E:无法分类

某男性患者,16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上胸背部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有触痛,时轻时重,逐渐增多,部分皮疹有破溃、结痂,形成散在瘢痕。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睡眠、饮食及大小便无特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史,也无焦油、沥青、卤代氢类化合物接触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该患者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 B: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静滴0.5%甲硝锉 C: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阿奇霉素+静滴0.5%甲硝锉 D: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静滴0.5%甲硝锉+口服异维A酸 E: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静滴0.5%甲硝锉+口服异维A酸+口服小剂量泼尼松

某男性患者,75岁,全口义齿初戴3周,诉咀嚼时义齿不稳,检查见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诊断为前伸不平衡。

造成该患者前牙早接触的原因是

A:切导斜度偏小 B:切导斜度偏大 C:髁导斜度等于髁道斜度 D:后牙牙尖高度偏大 E:定位平面斜度偏大 F:补偿曲线曲度偏大

某男性患者,16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上胸背部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有触痛,时轻时重,逐渐增多,部分皮疹有破溃、结痂,形成散在瘢痕。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睡眠、饮食及大小便无特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史,也无焦油、沥青、卤代氢类化合物接触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此患者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 B: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静滴0.5%甲硝锉 C: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阿奇霉素+静滴0.5%甲硝锉 D: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静滴0.5%甲硝锉+口服异维A酸 E:外用1%氯霉素酊+口服米诺环素+静滴0.5%甲硝锉+口服异维A酸+口服小剂量泼尼松

接触沥青或焦油后可引起( )

A:疖肿 B:湿疹 C:疣状增生 D:急性接触性皮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