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综合体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三层,建设用地面积8.95×104㎡,总建筑面积37.73×104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08×104㎡、地下建筑面积10.65×104 ㎡。该建筑地上一至三层设计为室内步行街,通过若干中庭互相连通。步行街建筑面积43411㎡,其中首层建筑面积15922 ㎡,步行街净宽约1 1~15m。
该建筑地下室主要使用性质为汽车库、机电设备用房、物业服务用房;首层(图3—42—1)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主力店、室内步行街和临街商铺;二、三层主要使用性质为室内步行街、百货、电玩、酒楼、歌舞厅;四至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酒楼、电影院;七至二十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五星级酒店。该建筑除室内步行街的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以及部分疏散楼梯间在首层需借助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等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室内步行街中的商业火灾荷载,限制室内步行街内部的火灾荷载。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等消防措施,将步行街设置为“临时安全区”,以解决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超大、借用步行街疏散等问题。
对于从事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B: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性能化设计评估专业技术人员、建筑防火、消防给水、防烟排烟、消防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各不少于1人 C: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5年 D:具有满足性能化设计评估需要的计算软件及计算设备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某石油储备库,有10104m3浮项原油储罐30座。单位设有专职消防队,配备泡沫消防车两台、高喷消防车一台、水罐消防一台,并有专职消防员30人。单位成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安全环保部是该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并层层确定了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该单位还成立了义务消防队,并在灭火预案中明确了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单位建立建全了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必要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有( )。
A: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B: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C: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D: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E: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环境卫生工作者要重点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包括对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的净化与消毒,水源水和饮用水的采样方法和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监测与评价。
水源选择的原则
A:水量充足 B:水质良好:只经过加氯消毒的水源水,每1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200 C: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每100mL水样中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2000 D:水质良好:只经过加氯消毒的水源水,每10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100 E: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每100mL水样中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1000 F: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处理后,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G:水源水的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H:水源水的流行病学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I:便于防护 J:技术经济合理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环境卫生工作者要重点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包括对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的净化与消毒,水源水和饮用水的采样方法和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监测与评价。
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每年必须进行一次体检,不得患有五种疾病
A:痢疾(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B:伤寒 C:病毒性肝炎 D:活动性肺结核 E: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 F:流感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环境卫生工作者要重点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包括对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的净化与消毒,水源水和饮用水的采样方法和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监测与评价。
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用氯消毒时游离余氯含量以下不正确有
A:接触1~2小时,游离余氯不低于1mg/L B:接触1~2小时,游离余氯不低于0.5mg/L C:接触1~2小时,游离余氯不低于0.5mg/L D:接触1~2小时,游离余氯不低于0.3mg/L E:接触30分钟,游离余氯不低于0.5mg/L F:接触30分钟,游离余氯不低于0.3mg/L G:接触30分钟,游离余氯不低于1mg/L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环境卫生工作者要重点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包括对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的净化与消毒,水源水和饮用水的采样方法和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监测与评价。
近年来,发现氯化消毒会产生一系列氯化副产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以下有关氯化副产物描述正确性为
A: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三卤甲烷类,包括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 B: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卤代乙酸类.如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等 C:影响氯化副产物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二方面:一方面是有机前体物的含量,主要是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蛋白质 D:另一方面是加氯量.溴离子浓度及pH等因素 E:氯化副产物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或神经毒性作用 F:目前减少氯化副产物的措施有:采用活性炭法除去或降低有机前体物含量,改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采用其他消毒方法,如二氧法 G:目前研究确定,饮用氯化饮用水与人群癌症发病率之间有因果关系,对人体生殖有影响,还可造成新生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延迟等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环境卫生工作者要重点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包括对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的净化与消毒,水源水和饮用水的采样方法和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监测与评价。
用氯及含氯化合物消毒饮用水时,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是
A: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B:水的pH C:水温:水温高,消毒效果就好,水温每提高10℃,病菌消灭率约提高2~3倍 D:水的浑浊度,如水的浑浊度高,悬浮物质较多,细菌多附着在这些悬浮颗粒上,则氯的作用达到细菌本身,使消灭细菌效果降低 E: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肠菌抵抗力较低,病毒次之,原虫包囊抵抗力最强,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多,则消毒较难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F:滤前加氯及滤后加氯及中途加氯也会影响消毒效果 G:混凝剂的使用 H:活性炭的吸附
输血相关疾病检测实验室的建筑与设施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的规定。
根据实验室的检测流程和检测项目实验室应分设检测作业区,关于检验作业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区域只需包括样本接收和检测区。不同类型检测项目作业区,应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B:实验区域至少包括样本接收、处理和储存区,试剂储存区,检测区。不同类型检测项目作业区,应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C:不同类型检测项目作业区,无需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D:员工休息区与作业区可合用 E:实验区域内的产生的废物一律按医疗废物处理
输血相关疾病检测实验室的建筑与设施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的规定。
根据实验室的检测流程和检测项目实验室应分设检测作业区,关于检验作业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区域只需包括样本接收和检测区。不同类型检测项目作业区,应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B:实验区域至少包括样本接收、处理和储存区,试剂储存区,检测区。不同类型检测项目作业区,应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C:不同类型检测项目作业区,无需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D:员工休息区与作业区可合用 E:实验区域内的产生的废物一律按医疗废物处理
李某,从事人体测量学的研究。为了设计出合适的机器和工具,他认为要特别重视人体的尺寸参数。
关于劳动时工作服的设计,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应考虑性别因素 B:适当增加穿鞋修正量 C:适当增加着衣修正量 D:考虑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体尺寸存在的差异 E:对人体各部分的固定尺寸全部进行详细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