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体检: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血象:Hb78g/L,WBC35.2x10
/L,PLT196x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1年后,病人不明原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入院。经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1%。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 ( )
A:骨髓纤维化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
型)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某医院临床实验室为了配合甲型H1N1流感诊治的需要,拟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甲型H1N1病毒分离鉴定,血,尿,粪常规检测,生化常规检测,血气分析,T细胞亚群分析等工作,医院为实验室配备了一台A2型生物安全柜,为工作人员准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样本由专人进行运送。
开展上述检测工作时,实验室正确的做法是
A:开展各项实验前,应对实验样本及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B:只有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样本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和处理,其他常规检测样本无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所有样本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C: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患者咽拭子无需包装,由专人直接送往实验室即可。 D:所有实验废弃物应按感染性废弃物收集,并在实验室内__后再移出 E:生物安全柜前面的进气格栅不能被物品阻挡 F:采用含有密闭离心桶的离心机离心样本时,如果怀疑封闭的离心桶内有管子破裂,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中
A:白细胞<3.0x10
/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x10
/L B:中等程度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2.0)x10
/L C: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40%~60% D:白细胞<2.0x10
/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x10
/L E: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中()
A: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40%~60% B: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 C: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D:中等程度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2.0)×109/L E: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中( )
A:白细胞<4×10/L,粒细胞<2×10/L B:白细胞<3×10/L,粒细胞<2×10/L C:白细胞<3×10/L,粒细胞<1×10/L, D:白细胞<2×10/L粒细胞<1×10/L E:白细胞<2×10/L,粒细胞<0.5×10/L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中()
A:白细胞<4×109/L,粒细胞<2×109/L B:白细胞<3×109/L,粒细胞<2×109/L C:白细胞<3×109/L,粒细胞<1×109/L D:白细胞<2×109/L,粒细胞<1×109/L E:白细胞<2×109/L,粒细胞<0.5×109/L
不是维持外周血中粒细胞数量平衡的主要调节因素为
A: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B:促进粒细胞边缘池向循环池转移 C:促进粒细胞骨髓储存池向外周血转移 D:延长成熟粒细胞的生存期 E:提高干细胞向粒细胞分化的速度
不是维持外周血中粒细胞数量平衡的主要调节因素为
A: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B:促进粒细胞边缘池向循环池转移 C:促进粒细胞骨髓储存池向外周血转移 D:延长成熟粒细胞的生存期 E:提高干细胞向粒细胞分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