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
。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二次扬尘 E:次生粉尘
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
。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
A:湿式除尘法 B:静电除尘法 C:吸附净化除尘法 D:袋式过滤除尘法 E:旋风除尘法
2004年6月某地环境监测部门对该地某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监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2年7月取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项目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功能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锅炉年运行小时按8000h,当地政府对该项目锅炉下达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SO
27t/a,烟尘19t/a。锅炉环保验收监测结果如下表。
已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锅炉过量空气系数为1.8,三类区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I时段为350mg/m
,I2时段为250mg/m
;SO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I1时段为1200mg/m
,I2时段为900mg/m
。 
SO
浓度和烟尘浓度是否符合三类功能区的标准要求?( )
A:SO
浓度和烟尘浓度都符合 B:SO
浓度和烟尘浓度都不符合 C:SO
浓度符合,烟尘浓度不符合 D:SO
浓度不符合,烟尘浓度符合
某男性工人,曾在某金矿任掘进工10年,2年前调离接尘岗位,调离时体检正常,因近来咳嗽、咳痰,治疗无效而就诊
该工人在任掘进工期间接触的最主要的粉尘类型是
A:矿物性粉尘 B:金属性粉尘 C:硅酸盐粉尘 D:含金粉尘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曾在某金矿任掘进工10年,2年前调离接尘岗位,调离时体检正常,因近来咳嗽、咳痰,治疗无效而就诊
该患者在任掘进工期间接触的最主要的粉尘类型是
A:含金粉尘 B:硅酸盐粉尘 C:金属性粉尘 D:矿物性粉尘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曾在某金矿任掘进工10年,2年前调离接尘岗位,调离时体检正常,因近来咳嗽、咳痰,治疗无效而就诊
调阅资料得知该矿工人所接触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为30%~50%,如果该工人被诊断为尘肺,则应属于的法定尘肺是
A:混合性尘肺 B:石棉肺 C:矽肺 D:矿工尘肺 E:硅酸盐尘肺
某男,工人,曾在某金矿任掘进工10年,2年前调离接尘岗位,调离时体检正常,因近来咳嗽、咳痰,治疗无效而就诊
该工人在任掘进工期间接触的最主要的粉尘类型是
A:矿物性粉尘 B:金属性粉尘 C:硅酸盐粉尘 D:含金粉尘 E:以上都不是
某男,工人,曾在某金矿任掘进工10年,2年前调离接尘岗位,调离时体检正常,因近来咳嗽、咳痰,治疗无效而就诊
调阅资料得知该矿工人所接触粉尘的游离SiO
含量为30%~50%,如果该工人被诊断为尘肺,则应属于的法定尘肺是
A:混合性尘肺 B:石棉肺 C:矽肺 D:矿工尘肺 E:硅酸盐尘肺
某男性金矿掘进工,工龄10年,2年前调离接尘岗位,离职时体检正常,因近来咳嗽、咳痰,治疗无效而就诊
该工人当年接触的最主要的粉尘类型是
A:含金粉尘 B:硅酸盐粉尘 C:金属性粉尘 D:矿物性粉尘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金矿掘进工,工龄10年,2年前调离接尘岗位,离职时体检正常,因近来咳嗽、咳痰,自疗无效而就诊
调阅资料得知该矿工人所接触粉尘的游离SiO
含量为30%~50%,如果该工人被诊断为尘肺,则应属于哪种法定尘肺
A:硅酸盐尘肺 B:石棉肺 C:矿工尘肺 D:矽肺 E:混合性尘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