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军人,因双手不自主震颤1年就诊。患者1年前在示范站姿手枪射击时发现右手不自主震颤,后发现双手有不自主震颤,紧张时和注意力集中于双手时加重,因影响射击训练和书写而就诊。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饮啤酒后,震颤可明显减轻。查体: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等叩,病理征阴性。
患者震颤的特点是
A:静止性震颤,运动时减轻 B:姿势性震颤,运动性加重 C:意向性震颤,静止时减轻 D:静止性震颤,睡眠中消失 E:姿势性震颤,睡眠中加重
病历摘要:24岁女性,3周前出现情绪改变,言语结结巴巴,易激惹,反应迟钝。2周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针刺样疼痛感,有时出现颈部触电样感,伴肢体乏力,下肢重于上肢,行走欠稳,尿潴留。体查:神志清楚,反应迟钝,欣快感,双眼粗大水平震颤,构音欠清,吟诗样语言。咽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轻瘫,左上肢Ⅴ-级,左下肢Ⅵ级,左侧肢体共济失调,痛觉减退,Romberg氏征(+)。
多发性硬化的Charcot氏三主征包括
A:意向性震颤 B:Lhermitte束征 C:一个半综合症 D:吟诗样语言 E:Arnold-Chiari畸形 F:眼球震颤 G:肢体共济失调 H:Romberg氏征
男,78岁,因感肢体僵硬,无力入院。检查时可见患者双上肢震颤,休息时明显,运动时减轻,上肢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均增高,做被动运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致。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存在
A:意向性震颤 B:舞蹈样运动 C:静止性震颤 D:共济失调 E:手足徐动
患者男,68岁,3年来无诱因逐渐出现行动缓慢,行走时前倾屈曲体态,面具脸,双手有震颤,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无智能和感觉障碍,无锥体束损害征。
上述治疗对哪种症状效果最差
A:行动缓慢 B:前倾屈曲姿势 C:症状改善 D:双手震颤 E: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
某女性患者,72岁,因不自主震颤8年而就诊,检查肢体远端震颤明显,肌张力增强,肢体活动少,始动困难,面部表情少,瞬目频率慢,行走步态不稳,呈紧迫、细碎、拖地状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良性家族性震颤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老年性震颤 D:阿尔茨海默病 E:帕金森病
某男性患者,69岁,3年来无诱因逐渐出现行动缓慢,行走时前倾屈曲体态,面具脸,双手有震颤,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无智能和感觉障碍,无锥体束损害征。
上述治疗对哪种症状效果最差
A:行动缓慢 B:前倾屈曲姿势 C:症状改善 D:双手震颤 E: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
某男性患者,59岁,重症肌无力(MG),病变累及眼外直肌,有眼睑下垂和复视症状。平时每日服用吡斯的明660mg和泼尼松20mg,分次口服。术前检查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为50%,FEV1/FVC80%,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预计值为45%。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部胸腺切除术。
关于重症肌无力麻醉用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禁用__ B:对去极化肌松药极为敏感,应考虑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C:部分患者在采用吸入麻醉情况下,可不使用肌松药 D: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松药起效时间明显延长,故应在麻醉诱导前先预用1/10诱导剂量的肌松药 E:为保持患者充分镇静,术前常规使用吗啡 F:为抑制呼吸道分泌及预防抗胆碱酯酶药副作用应常规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但剂量宜小
重症肌无力病人肌无力症状加重,出现肌束震颤及毒蕈碱样反应,应考虑()
A:肌无力危象 B:反拗危象 C:胆碱能危象 D:MG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