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氯丙嗪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包括:

A:抗精神病作用 B:镇吐作用 C:降温作用 D:加强中枢抑制剂的作用 E:镇静作用

解热镇痛药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的作用部位是

A:抑制磷脂酶A B:抑制膜磷脂转化 C:花生四烯酸 D:抑制环氧酶(COX) E:抑制叶酸合成酶

解热镇痛药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的作用部位是

A:抑制磷脂酶A B:抑制膜磷脂转化 C:花生四烯酸 D:抑制环氧酶(COX) E:抑制叶酸合成酶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氯丙嗪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包括

A:抗精神病作用 B:镇吐作用 C:降温作用 D:加强中枢抑制剂的作用 E:镇静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苯二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

A:抗焦虑作用 B:镇静催眠作用 C: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D: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E:麻醉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苯二氮革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

A:抗焦虑作用 B:镇静催眠作用 C: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D: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E:麻醉作用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用途包括

A:解热镇痛 B:抗自由基作用 C:75~150mg/日有抗血栓作用 D:抗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 E:既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人的体温 F:长期有规律服用可预防结肠癌(可能包括直肠癌) G:具有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的作用 H:具有抑制溶酶体酶释放的作用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以下关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1 B: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2 C: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 D: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和脂氧合酶 E:阿司匹林能抑制PGE的产生 F:阿司匹林能抑制IL-1、TNF、IL-6和PGE的产生 G:阿司匹林在肝脏代谢成水杨酸后方具有活性

阿司匹林哪组作用与相应机制不符

A:解热作用是抑制中枢PC合成 B:抗炎作用是抑制炎症部位PC合成 C:镇痛作用主要是抑制中枢PC合成 D:水杨酸反应是过量中毒表现 E:预防血栓形成是抑制TXA2>PGI2

在药物结构中含有羧基,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还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

根据结构特征和作用,该药是

A:布洛芬 B:阿司匹林 C:美洛昔康 D:塞来昔布 E:奥扎格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