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女婴,2周前原因不明地出现快速地点头和全身屈曲伴双上肢伸直样抽搐发作,逐日加重。从最初每日数次发展到现今20~30余次,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较差,食欲缺乏,运动发育也有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体检头围40cm。头不能直竖,双侧Babinski征阳性。

推测该患儿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原因是

A:病后进食减少 B:病后缺少运动锻炼 C:频繁癫痫发作致惊厥性脑损伤 D:颅内感染致脑组织进行性破坏 E: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

患儿女,6个月,因“点头发作2周”来诊。无诱因,伴四肢屈曲样动作,逐日加重。最初发天发作数次,来诊时20~30次/d,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差,食欲差,运动发育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查体:头围40cm,头不能直立;双侧巴宾斯基征(+)。

该患儿的癫痫发作形式属于

A:痉挛发作 B:失神发作 C:强直-阵挛发作 D:阵挛发作 E:精神运动性发作

患儿女,6个月,因“点头发作2周”来诊。无诱因,伴四肢屈曲样动作,逐日加重。最初发天发作数次,来诊时20~30次/d,发作往往成串。病后精神差,食欲差,运动发育倒退,不伴发热。出生时有轻度窒息史。查体:头围40cm,头不能直立;双侧巴宾斯基征(+)。

推测该患儿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原因是

A:病后进食减少 B:病后缺少运动锻炼 C:频繁癫痫发作致惊厥性脑损伤 D:颅内感染致脑组织进行性破坏 E: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d,心悸 ,头晕1d”来诊。患者于8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38.5℃,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留观数日后出院, 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 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mmHg, 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222g/L,WBC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 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 d,心悸,头晕1 d”来诊。患者于8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 ℃,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 ℃。留观数日后出院,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 mmHg,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 222 g/L,WBC 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 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 d,心悸,头晕1 d”来诊。患者于8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 ℃,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 ℃。留观数日后出院,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 mmHg,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 222 g/L,WBC 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 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为(+++)。于当晚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是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各种疾病开始采用康复治疗的先后有所不同,其差别是

心脏康复、肺科康复、癌症和疼痛的康复

A:已经逐渐开展 B:已经普遍开展 C:已经非常成熟 D:尚未开展 E:不属康复范畴

某女性患者,51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气短1年,加重1周来诊,多于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有时为脓痰,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往10年前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查体:神志清,胸廓略呈桶状,两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有哪些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E:支气管肺癌 F:肺脓肿 G: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H:肺栓塞 I:特发性肺纤维化

某女性患者,51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气短1年,加重1周来诊,多于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有时为脓痰,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往10年前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查体:神志清,胸廓略呈桶状,两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若该患者胸片示:双肺透过度增加,双肺弥漫散在小结节影,肺底部尤甚;肺功能:FEV/FVC=52%;动脉血气分析:PaO70mmHg,PaCO 40mmHg;冷凝集试验1:512。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继发性肺结核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支气管扩张 E: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F:急性间质性肺炎

某女性患者,51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气短1年,加重1周来诊,多于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有时为脓痰,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既往10年前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查体:神志清,胸廓略呈桶状,两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关于该病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一种独立的小气道疾病 B:临床以慢性鼻窦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要特征 C:以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 D:发病与吸入刺激性气体和吸烟有密切关系 E:多数预后不良 F:常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并可诱发呼吸衰竭 G:有人种和地域差异,欧美地区多见 H:典型病理学特征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增厚伴淋巴细胞的浸润 I:HLA-B54阳性无助于本病的诊断 J:本病最早由欧美学者报道 K:接近半数患者合并有慢性鼻窦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