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3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胸闷,心悸5年,加重3个月入院,诊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提示:患者经术前准备,目前血压控制良好,电解质正常,血容量得到适量补充,拟于次日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提问: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麻醉方法首选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B:麻醉方法首选全身麻醉 C:术中应采用长效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和心率 D:因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故无需动脉和中心静脉测压监测 E:嗜铬细胞瘤切除后,仍需维持降压 F:术中严密观察,注意有无胸膜损伤或气胸的发生
患者女性,53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胸闷,心悸5年,加重3个月入院,诊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提示:患者在气管全麻和有创监测下开始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虽然术中持续进行人工降压麻醉,但术者瘤体操作时的血压一直维持在170~130/100~80mmHg,当嗜铬细胞瘤瘤体切除后,患者血压迅速由170~130/100~80mmHg,下降至70~80/40~50mmHg。提问:血压迅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A:急性心衰 B:降压麻醉药物的继续作用 C:腹腔镜气腹压压迫外周血管 D:血容量相对不足 E:外周血管失去嗜铬细胞瘤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刺激而扩张 F:高血糖反应
某电镀厂周围怀疑铬污染,可能己造成了居民的健康危害,请CDC进行调查。
制定调查方案时,铬环境负荷要考虑的调查有
A:可能排放废水的水体中的铬 B:人体内蓄积的铬 C:食鱼动物如猫体内的铬 D:废水铬的浓度 E:地下水中的铬 F:土壤中铬
某电镀厂周围怀疑铬污染,可能己造成了居民的健康危害,请CDC进行调查。
铬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归的主要特点有
A:化合与分解反应 B:土壤中的铬可进入生物体内 C:土壤中有机物可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 D:三价铬稳定 E:水中溶解氧可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 F:一般不会发生大气铬沉降
某电镀厂周围怀疑铬污染,可能己造成了居民的健康危害,请CDC进行调查。
铬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分布
A:睾丸中含量最高 B:血液中含量甚微 C:六价铬易自呼吸道吸入 D:三价铬沉积在肺 E:肝脏含量最低 F:铬在体内与输铁球蛋白结合
某电镀厂周围怀疑铬污染,可能己造成了居民的健康危害,请CDC进行调查。
关于环境铬的毒性,正确的表述为
A:三价铬的毒性低 B: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毒性都高 C:三价铬的毒性高 D: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毒性都低 E:六价铬的毒性高 F:六价铬的毒性低
某男性患者,49岁,因阵发性高血压、尿VMT(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升高、CT示有肾上腺占位而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准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以下哪项符合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A:血浆肾上腺素>546pmol/L B:静注酚妥拉明后2分钟血压下降<35/25mmHg C:尿VMA呈阳性 D:阵发性和持续性血压升高 E:心悸、多汗、精神紧张 F:体温突然升高,可达40℃以上 G: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常合并有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H:70%的嗜铬细胞瘤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 I:嗜铬细胞瘤多死于顽固性高血压致脑卒中 J:气管插管和肿瘤探查时,血压急剧上升至200/120mmHg
某男性患者,49岁,因阵发性高血压、尿VMT(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升高、CT示有肾上腺占位而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准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嗜铬细胞瘤患者在麻醉处理中,哪些是不恰当的
A:术前用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做术前准备 B:麻醉力求平稳 C:术中当血压升高超过原水平的1/3或收缩压升高达200mmHg时,应立即采取降压措施 D:血压必须控制在正常水平 E:积极补充血容量 F:对嗜铬细胞瘤手术的患者应"循规蹈矩"地去遵守"量出而入"的原则,避免体液过量的负面效应,如肺水肿等
某男性患者,44岁,反复发作头痛、多汗和严重高血压。查体发现血压210/130mmHg,心率105次/分。否认其他病史。经过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拟施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关于嗜铬细胞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来源于嗜铬组织,可以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 B:从颅底到肛门都是嗜铬细胞瘤可能分布的部位 C: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 D: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位于其他部位 E:当术前未能预测或手术刺激时,儿茶酚胺释放引起的病生理变化可能非常剧烈
某男性患者,44岁,反复发作头痛、多汗和严重高血压。查体发现血压210/130mmHg,心率105次/分。否认其他病史。经过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拟施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选择哪些监测
A:ECG、脉搏血氧饱和度 B: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 C:体温和尿量 D: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考虑放置肺动脉导管 E:可以应用微创监测技术评价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