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企业购入管理用的某项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11年1月1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其111该最要部件的原价为800万元),发生支出合计1000万元(改造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其中被替换部件的变价收入为100万元。2011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延长2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12年12月31日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不变)。2013年6月30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出售,出售所得价款为560万元,支付清理费用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一(6)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下列各项中,影响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的是( )。
A: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税费 B: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C: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D:清理固定资产耗用的材料成本
甲公司为从事机械设备加工生产与销售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度至2011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1.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4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2010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和120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2011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已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2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列小题。
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标书正确的是( )。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财务管理是旅行社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和利润管理,请分析一下问题,
下列哪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 )
A:不使用的房屋 B:经营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 C: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 D:季节性使用设备
某企业本年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10万元,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现值3万元,原值8万元,年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要求分析计算:
按净值分析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的指标有_______。
A:固定资产净值率 B:固定资产退废率 C:固定资产更新率 D:固定资产损耗率
引起固定资产有形磨损的原因有()。
A: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磨损 B: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磨损 C:由于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 D: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 E:经济磨损
会导致固定资产的无形磨损的因素是()。
A:生产因素 B:自然因素 C:同种设备的成本降低 D:出现新技术 E:有形磨损
对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应注意分析()。
A: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恰当力 B: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是否合理 C: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向是否正确 D:固定资产投资的受益情况
关于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一种使用状况,要选中上级,再单击【增加】按钮。 B:增加一种使用状况,要选中本级,再单击【增加】按钮。 C:减少一种使用状况,要选中上级,再单击【删除】按钮。 D:减少一种使用状况,要选中本级,再单击【删除】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