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

比较两诗结尾二句,说说两者写作手法有着什么样的相通之处。

【小题1】周诗描绘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描绘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小题2】周诗写闲适的蝴蝶陶醉于东风野草花之中,表现自己的惬意之情,赵诗埋怨秋风使万物包括人老去,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中表现自己的感情


解析: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仔细品读这两首词,试分析严词和郑词抒写的各是什么事物?并简要说说理由。

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1】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5分)

【小题2】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郑词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6分)


解析: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D:正义女神

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 )

A:菊花和荷花 B:菊花和梅花 C:梅花和菊花 D:梅花和荷花

有词评家说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情感抒发等),对这首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析。(200字左右)


解析:

(10分)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围绕自选角度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有看法,但缺少具体分析,或看法和分析都有一定问题,且语言不够通顺给1-4分。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_____________,目前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可持续性 B: 轻重缓急 C: 孰轻孰重 D: 先后次序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唐诗继承和完善了五言、七言古体诗,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格律诗体,把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了极致。 B:宋词把词从依附于音乐的唱词发展为独立文体,进而提升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出现了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再创古典诗歌的艺术高峰。 C:唐诗名家辈出,众体兼备,佳作如云,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交相辉映,光彩夺目。 D:在宋代词坛,以苏轼、柳永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和以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一刚一柔,各显风骚,创造了诗歌艺术的新辉煌。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女神》热情个歌颂了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以及人民大众的理想,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是一曲歌唱工农群众及劳动创造的颂歌,表现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为了复仇,哈姆雷特杀死了恋人的父亲、失去了深爱的恋人、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忍受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后虽然杀死了新王和不忠于父亲的母亲,自己也在决斗中丧生。戏剧的情节充满了悲剧感。

C.《三国演义》中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但作者处理得井井有条,使许多情节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青梅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等等,不胜枚举。

D.《雷雨》受西方古典主义戏剧观的影响,结构十分讲究,四幕戏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之内(从上午到深夜),地点也集中在周、鲁两家的范围内,出场的八个主要人物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E.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B项哈姆雷特杀死母亲不正确,她的母亲是服了有毒的酒而死;C项“淝水之战”并非《三国》情节


解析:

补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

1.生我者父母, 。(《管仲列传》)

2.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列传》)

3.其志洁, 。其行廉 。(《屈原列传》)

4.屈原曰:“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1.知我者鲍子也。2.仓廪实而知礼节。3.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