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问:“何战?” / 是谓之“文”也 B:更役,复若赋,则何如 / 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C:去怀乡,忧谗畏讥 / 夫大,难测也 D:求其能千里也 / 能辨我是雄雌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当其租人 当: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_________________

(3)貌若甚戚者 戚:_________________

(4)故为之说 说: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若毒之乎B.太医以王命聚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D.又安敢毒耶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君将哀而生之乎”和“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两句为现代汉语。

译文:(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最能反映蒋氏内心沉痛之情,打动作者的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抵,抵作;(2)继承;(3)悲伤;(4)写(这篇)“说”。

2 A(B中前一个“以”表示“用”,后一个是“而”、“来”的意思;

C中“赋”有“征收”和“赋税”二义;D中“毒”有“怨恨”和“祸害”二义)

3(1)您会可怜(哀怜)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错译、漏译“君”、

4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已居矣,又安敢毒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然而我这件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缴税的不幸那么厉害。

(2)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辨析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1)毒若之乎 ________________

呼嘘疠 ________________

孰知赋敛之 ________________

(2)赋岁其二 ________________

复若 ________________

诗词歌 ________________

(3)之君将哀而生乎 ________________

而乡邻生日蹙 ________________

无御者 ________________

悍吏来吾乡 ________________

(4)以而吾捕蛇独存 ________________

尽吾齿 ________________

已大风 ________________

(5)而黑质白章 ________________

乡邻之生日蹙 ________________

然得腊之以为饵 ________________

吾恂恂起 ________________

视其缶,吾蛇尚存 ________________

(6)若貌甚戚者 ________________

毒之乎 ________________

役 ________________

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________________

(1)怨恨 有毒的 毒害 (2)征收 赋税 一种文体 (3)我,指蒋氏 的 它,

指蛇毒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 (4)凭,靠 来,表目的 用来 

(5)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可是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假

设,如果 (6)好像 你 你的 如,比得上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问:“何战?” / 是谓之“文”也 B:更若役,复若赋,何如 / 若无兴德之言,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C:去怀乡,忧谗畏讥 / 夫大,难测也 D: 求其能千里也 / 能辨我是雄雌

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B:若毒之乎?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此而上不惊者 为:治理,动词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治理,动词 B:若毒之乎 若:你,代词 更若役,复若赋 若:你,代词 C: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从,介词 青,取之于蓝 于:从,介词 D: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故:变故,名词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故:变故,名词

下列句子中的“若”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指示代词 这、这样、如此) B: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指示代词 这、这样、如此) C:表假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连词 如果、假设)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 比得上、及、如)

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

A: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②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B: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②青,取之于蓝 D:①若毒之乎 ②更若役,复若赋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