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④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⑤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⑦亡走赵,赵不内 ⑧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⑩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A:①②④⑤⑥⑨⑩ B:①②③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⑦⑨⑧⑩ D:②③⑤⑥⑦⑧⑨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A:其称文小面其指极大/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黉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离骚”者,犹离忧也/盖亦反其本矣 C:辞决而行/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亡走赵,赵不皮 D:秦王恐其破璧,召有司案图/直上载公子上坐/刑于寡妻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同“浊” B:像蝉脱壳那样 污浊 污浊 C: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同“黜”,罢免官职 合纵亲善 D: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竟然
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厚币委质事楚 法令亡常 B: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所赖君子见机 C:夙遭闵凶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D:早生华发 因泣下沾衿
下列句子中通假宇最多的一项是 ( )
A:其称文小面其指极大/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黉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离骚”者,犹离忧也/盖亦反其本矣 C:辞决而行/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亡走赵,赵不皮 D:秦王恐其破璧,召有司案图/直上载公子上坐/刑于寡妻
下列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究(研究,探讨)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且李陵提(捕获)步卒不满五千 B:赵亦盛(多)设兵以待秦 秦贪,负(凭借、依仗)其强 C:屈平疾(恨,痛心)王听之不聪也 有疏濯(通“浊”)淖(泥浆)污泥之中 D:愿枉车骑过(访问) 北乡(通“向”)自刭
选出下列划线词不是双声、叠韵词的一项。
A:岂可但逸游荒醉 B:辟易数里 C:汉军皆披靡 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及罪至罔加 B: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选出翻译不恰当的一项:( )
A: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推此志也,皭然泥而不滓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身处污泥浊水之中而能洗涤干净,就像蝉能从混浊污秽中解脱出来一样,在尘埃之外浮游,不被世俗的混浊所玷污,清白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推论其高尚情志,就是说与日月争辉也是恰宜的。 B: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__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作为国君,不管他聪明还是愚蠢,有才还是无才,都希望找到忠臣和贤士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然而__破家之事却不断发生,而圣明之君、太平之国却好多世代都未曾一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谓忠臣并不忠,其所谓贤士并不贤。 C:屈原行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慌粹,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脸色憔悴,形体干瘦。 D: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所谓圣人,能不执著于外物,而是能改变世俗。
古诗文默写。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②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解析:
注意“鸥”“蓬”“艰”“渡”等词语的书写。在备考时要注意名篇的整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