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咨臣以当世之事
下列句子中的“于”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在……方面) B:良曰:“长于臣。”《鸿门宴》(比、胜过)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 D: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被)
下列句子中的“为”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介词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 向、对) B:公为我献之。《鸿门宴》(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替、给) C: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当、等到) 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替、给)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之二虫又何知。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效则治臣之罪 治:处理、处治 B:投诸渤海之尾 诸:各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卒:完成、终结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越、更加 C: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走完,尽 D: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去:到……去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多指疾病死丧 ) B: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动词,打破) C: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嗛,通“慊”) D:太尉判状,辞甚巽(状,通“壮”)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写作写心,那还不易:不就是表现自己吗?其实这是 。 ②师范毕业后,张老师来到这所山区中学工作,至今已在这里 二十多年了,一直兢兢业业。 ③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 大量兵力,伺机大规模侵犯巴勒斯坦控制区。
A:误解 就教 囤聚 B:误解 从教 屯聚 C:曲解 从教 囤聚 D:曲解 就教 屯聚
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凌万顷之茫然 B:游于赤壁之下 C: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下面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胜利 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过秦论》) 战胜 C: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超过 D: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