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后,老百姓手中现有的证书用不用更换?
不动产登记和百姓有什么关系?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
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⑴好在运用拟人手法,“聚”字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赋于了黄河人的情绪,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⑵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受苦受难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1)恰逢正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以及误了期限。 会:恰逢或正遇上(1分) 度;估计(1分) 句意通顺1分)
(2)百姓谁不敢用箪盛饭,用壶装着酒浆来欢迎将军呢? 箪:用箪盛饭食 壶:用壶装酒浆 各1分 句意通顺:1分
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制来整治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有很高的品格。) B: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才能信任(统治者)。) C:无乃尔是过与?(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如果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贵呢?如果百姓不富足,您又怎能一个人富足呢?)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这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老百姓都认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啊!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您不要奇怪百姓认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您要是爱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制来整治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有很高的品格。 B: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才能信任(统治者)。 C:无乃尔是过与? 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如果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一个人不富贵呢?如果百姓不富足,您又怎能一个人富足呢?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
(1)请结合上面选段内容,按原文完成下面填空。(3分)
孔子从大处着眼,认为执政者只要重视 、 、 ,那么上行下效,国内的百姓就会完全接受统治,四方的百姓也会前来归顺。
(2)孔子的弟子有子也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孔子完全反对他的学生学习技艺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1) 礼、 义、 信
(2)、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就是希望他的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他并没有完全反对他的学生学习技艺,而是认为进修德业是“本”,学习技艺是“末”,要先本后末,先德后才,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