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文和连文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变文是指为了避重而在相临近的句子中采用同义词来表达相同的意义。连文是指本来要表达甲,而连带说到乙,使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使用了连文这一修辞方法的是( )

A:《史记·淮阴侯列传》:“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B:《易经·系辞上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C: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D:贾谊《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科举考试) B: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C:举世无双(全部、整个) D: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全部攻下,全部占领)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提出) B:戌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 C:举贤任能(推荐) D:孙叔敖举于海(推举)

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文过饰非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今京不度,非制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C:入山伐树木 季氏将伐颛臾 D:包举宇内 西举巴蜀

下面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者三。(《鸿门宴》)举起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进攻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过秦论》)拿 D: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尽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当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攻下、占领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D: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何:多么

【举】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推举) B: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促织》(全) C: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尽) D: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 《谭嗣同》(举动)

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D:请略陈固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