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不同的是:
A:诘难 奉命于危难之间 B:狭隘 挟天子而令诸侯 C:载歌载舞 载不动许多愁 D:恃才放旷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一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B:“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是“交错相同”,今义是“运输事业的统称” C:“饿其体肤”中的“饿”应该译成“使……挨饿”,而“劳其筋骨”中,“劳”的译法却与它不相同 D:“甚矣,汝之不惠”一句,直译应将“甚矣”移至“汝之不惠”后面,即译成“你不聪明太过分了”;如果意译,则译成“你太不聪明了”
文言文阅读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
【乙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把下面任意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
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乙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1.扩大 受蒙蔽
2. B
3.(1)“宜”的意思为“应该”,“妄”的意思为“胡乱”;(2)“谏”的意思为“劝谏”,“若”的意思为“像”。除了这些关键字,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4.直接,委婉,
5.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①谕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 ①第以实言之
②闻之,欣然规往
D. ①帝诘之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以光先帝遗德 光:
②尝微行就饮肆中 尝:
③使者及门 及: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
②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译文:
(5)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
答:
(1)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2)B
(3)①发扬光大 ②曾经 ③到(至)
(4)①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②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那什么来回答?
(5)忠实(意思对即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解释下列词语。
①中道崩殂: ②天下三分:
③危急存亡之秋: ④殊遇:
2、下列句子中“盖”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珠遇。
D.、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没有)不有死。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①半路去世 ②天下分成三部分 ③危难紧急存续或灭亡之时 ④特别厚待
2、D
3、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途径)。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3—16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后施行
B. 以塞忠谏之路也 进尽忠言
C. 诚宜开张圣听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 咨臣以当世之事 悉以咨之
1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15.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6.你认为诸葛亮上此表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 A (共2分)
14.奔走效劳 (共1分)
15.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共2分)
16.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解除出师前的后顾之忧,表达对刘备父子的忠心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共2分)
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D:内狼于囊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句)。(10分)
(1)子曰: “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诸葛亮《出师表》)
(3)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4)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6)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7)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8)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1) 见贤思齐焉 (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乌鹊南飞 (4) 春风秋月等闲度 (5)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 无案牍之劳形 (7) 孤舟一系故园心 (8) 薄雾浓云愁永昼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句)。
(1)子曰: “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诸葛亮《出师表》)
(3)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4)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6)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7)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8)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1) 见贤思齐焉 (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乌鹊南飞 (4) 春风秋月等闲度
(5)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 无案牍之劳形 (7) 孤舟一系故园心 (8) 薄雾浓云愁永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