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 B:发其志士之悲哉 吾其还也 C:而犹为厉鬼以击贼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D: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分)
译文: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2分)
译文:
(1)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3分)
(2)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息,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句得分点:“微”,没有,无法,1分; “文”,文饰,掩饰,1分;“其谓予何”句式语气,1分。第二句得分点:“屈”,使屈身,倾倒,1分;反问句式,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3 )倘使放弃进攻郑国,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
A: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C: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打开) D: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亭东至足下皆云漫 B: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远古刻尽漫失 德高望重 C:发其志士之悲哉 D: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僻(偏僻)不当道者 妪(婢女)每谓余曰 斫其正(砍) 忠义暴(显露)于朝廷 B:发(抒发)其志士之悲哉 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甘受诟厉(辱骂) 吾妻来归(回去) C:以欹(畸形)为美 殆(大概)有神护者 夭其稚枝(斜长的树枝) 按(查究)诛五人 D:与(亲附)嬴而不助五国也 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 客逾(越过)庖而宴 遏其生气(阻碍)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 B: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 D:以其无礼于晋(指示代词)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资财,以送其行。 我们社里那些行为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声张正义,募集钱财来送他启程。 B: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在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起喊叫着追赶他。 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译: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来进去和意外的变故。 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译: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以(之)为桂林、象郡。省略宾语 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疑问句 C: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被动句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省略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