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
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 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
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的方针。
A:发掘为主 B:抢救为主 C:保护为主 D: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倡导殷墟发掘的是当时的史语所所长(),从1928年到1937年共进行了l5次发掘,主持发掘的考古学家主要有董作宾、李济、郭宝钧、梁思永、()等。
简述美洲玛雅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
一支考察队在今西安一带进行考古发掘,下列遗址不可能被发现的是
A:西汉都城遗址 B:隋朝都城遗址 C:唐朝都城遗址 D:北宋都城遗址
下图为四川盆地某地区历史遗址分布点,考古人员对a,b,c,d四个遗址进行发掘,你认为最有可能让考古人员得出遗址为城市类型的是
A:a B:b C:c D:d
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 ( )
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趋于理性。 B:对于有1.28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这个销售量,相当于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种高热量的食品。 C: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D: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评估的55个经济体中,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在前一年度的基础上提高了3位,升至第15位。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与南宋沉船“南海1号”考古并列为2015年国内两个重大考古项目。国家历来不主张对高等级大墓进行主动性发掘,但由于西汉海昏侯墓2011年被盗墓贼“盯上”并进行了盗挖,因此国家文物局同意了江西省对西汉海昏侯墓抢救性发掘的中请。发掘前,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亲自组织编写了各发掘对象的其体方案,并做出详细预案;针对发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物保护专家们制定各类出土文物特别是有机类文物《现场文物应急处理预案》;为确保文物安全和人身安全,专家们还对墓葬现场文物存放、墓葬本体、墓壁加固、主棺吊运等进行了反复论证,创新了一些从未实践过的保护方法,有效保护了文物安全。
运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考古专家是如何有效保护历史文物安全的?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创新了一些从未实践过的保护方法.有利于指导实践.有效保护文物的安全。(4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文物发掘方案,反复认证.主动发掘(4分)
③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海昏侯墓发掘中创新了一些从未实践过的保护方法,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文物保护。(4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考古专家是如何有效保护历史文物安全的,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根据上述材科中编写方案作出预案,可以从要重视文化的影响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材料中创新发掘方案,保护文物体现要推陈出新,创新一些从未实践过的方法对文物的保护,可以从文化创新的途径和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创新的途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