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 ( )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行李之往来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沛公居山东时
1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顷之未发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8)是寡人之过也 (9)怅恨久之 (10)公从之
A:(1)(9)/(2)(10)/(3)(5)/(4)/(6)(7)(8) B:(1)(3)/(2)/(4)(5)/(7)(10)/(6)(8)(9) C:(1)(9)/(2)/ (3)(5)/(4)(6)(10)/(7)(8) D:(1)(3)/(2)(10)/(5)(8)/(4)(6)/(7)(9)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财物无所取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沛公居山东时
3.下列各句中不全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距关,毋内诸侯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项伯 D:沛公起如厕 何厌之有
11.下列句子不全含有活用的一项(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B: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足以极视听之娱 D: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10.下列句中划线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所以游目骋怀 B:凌万顷之茫然 则席地倚墙而坐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寄蜉蝣于天地 D:或取诸怀抱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9.下列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 ①其孰能讥之乎②吾其还也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以 ①又以悲夫古之不存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然 ①其声呜呜然 ②不以为然 ③何为其然也 D:之 ①扣舷而歌之②纵一苇之所如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8.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悟言一室之内 ②抱明月而长终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④举酒属客 ⑤况修短随化 ⑥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⑧长乐王回深父 ⑨虽趣舍万殊 ⑩歌窈窕之章
A:②③⑦ B:⑤⑦⑩ C:①③⑨ D:④⑥⑧
7.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道: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哉 B:属: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C:如:纵一苇之所如/如怨如慕 D:修:况修短随化/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空1分,共10分)
(1)与江山相发挥 ( ) (2)信造化之尤物也 ( )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 (4)善刀而藏之 ( )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 (6)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 )
(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 (8)金块珠砾 ( )
(9)洎牧以谗诛 ( )
(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
(1)辉映(2)确实、诚然(3)宽广(4)“善”通“缮”。修治。文中指拭擦。(5)骑马的人(6)回头看(7)辇(车子),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来”。“辇来”,就是乘车来到……的意思。(8)珠,名词作状语(9)及,等到(10)分明,清楚.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本题中,要注意“辇”“珠”等词语的活用情况。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