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用来 我们了,我们该何以抵抗?还要辩论吗?……我们的 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 呢?……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 我,不自由,毋宁死!

A:桎梏 人民 隔岸观火 关于 B:桎梏 同胞 袖手旁观 至于 C:束缚 同胞 隔岸观火 关于 D:束缚 人民 袖手旁观 至于

7.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皭然而不滓者也(染黑) 厚委质事楚(礼物) 好为乐(淫乱) 争宠而心其能(忌妒) B:冠缨绝(绳索) 屈平王听之不聪也(痛恨) 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诋毁) 我于《易》则彬彬矣 (繁盛的样子) C:其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思念) 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警戒) 离骚者,犹忧也(“罹”,遭遇) 怀王怒,不听。亡赵,赵不内 (逃跑) D:及见贾生之(悼念) 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约定) 楯者皆沾寒(台阶) 于是王乃使以马太官(交付)

10.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1分,共4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就: (2)巉岩,披蒙茸 履: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4)故为之文以 志:

(1)靠近(2)践,踏(3)用来……的。(4)记。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这类词语的积累,然后不断的复习巩固。要注意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通假现象、古今异义等现象。例如,所以,在此应为“用来……的”。 志通“识”,此处为记号,标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加点字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

A:挟飞仙以遨游 B:用心一也 C:吾从而师之 D:古之学者必有师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学于师 B:始指 C:粪土当年万户侯 D:幽壑之潜蛟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生非异也 B:反而登舟 C:自余为僇人 D:渺渺兮予怀

5.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而江河 绝:横渡 B:梦亦同 趣:同“趋”,往,赴 C:方其破荆州,江陵 下:攻占 D:安所得酒乎? 顾:回头看

8.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吾从而师之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顺流而东也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于”字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李氏子蟠)不拘

A:师不必贤弟子 B:青,取之于蓝而青 C: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