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实词解释。(8分)

(1)骑能者百余人 ( ) (2)嬴而不助五国也 ( )

(3)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 (4)终葬汝于先人之( )

(5)袜材当于子矣 ( ) (6)见此竹,卷而哭失声( )

(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也( ) (8)尔植,督尔获 ( )

9.(1)随从(2)亲附,亲近(3)推究(4)墓地(5)聚集(6)废置、搁下(7)滋长,繁殖(8)勉励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每题1分,共5分):

1.今吾使建中祭汝,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2.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卷而哭失声:

3.嬴而不助五国也:

4.古人烛夜游,良有以也:

5.其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抚慰

2.废置,搁下

3.亲附,亲近

4.持,拿着

5.真实,确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目中的几个实词都是常考的词语,应结合语境、句中的位置、现代成语中的意思、其他课文中的意思进行推测。第一句中的“吊”在李密的《陈情表》中出现过,“形影相吊”;第二句中的“废”应联系前面的内容“予在湖州曝书画”进行思考;第三句中的“与”应联系后面相对应位置的词语进行推测,后面说“而不助五国也”;第四局中的“秉”应联系今天的成语“秉烛夜谈”进行思考;第五句中的“信”应联系后一句中的“其梦邪”进行思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 、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2)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 ,并且综合能力较强。

A:自以为是、博闻强识 B:自以为是、见多识广 C:自行其是、博闻强识 D:自行其是、见多识广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棱镜门”事件犹如一枚放大镜,将美国社会对安全与隐私之间关系的分歧进一步放大,同时也显露出美国国民对监控对象倾向于“内外有别”的立场。 B: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这是一种境界。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中队长杨昌军身上。 C:朝核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对朝鲜一直以来采取的敌视政策,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美国转变对朝外交思维,朝核危机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 D:小陈在课堂上常常无端地和张老师顶嘴,弄得张老师很恼火。家长劝慰张老师说:“我儿子是个炮筒子,说话做事没心没肺,你不要往心里去,啊?”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素质教育的提出,一开始针对着以考试为主导价值、实用主义肆虐的的教育现状,目的是为了消弭这种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人们今天才发现,我们面对的应试教育生命力何其强大,以致所有的努力都是沧海一粟。一些有关素质教育的改革试验,要么曲终人散偃旗息鼓,要么仅仅流于形式徒有其名,要么干脆沦为某些方面获取利益的摇钱树。多年前,就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时候,一位重点中学校长不无悲观地说过,现今的教育改革已经成了“两张皮”。要让这两张“皮”真正合二为一,实在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

A:消弭 B:沧海一粟 C:曲终人散 D:两张皮

4.从下列所给词语中选择正确的填入横线空格处,每空1分(5分)

儒家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 “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 。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中写《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 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

或是 还是 或者 甚至 熏陶 熏沐 充分 充足 基础 基本

还是   或者   熏沐    充分    基础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的“无论”可知,应填“还是”;第二空由上下句的内容可知属于并列的,故应填“或者”;第三空应填“熏沐”原指熏香沐浴,含有“熏陶的意思” “熏沐”内涵较“熏陶” 丰富;第四空应填“充分”(多用于抽象事物);第五空应填“基础”它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基本”指根本的、主要的,一般不能位于句末。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列句中“以”意义与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常以身翼蔽沛公 介词,相当于“用”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介词,相当于“因为”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动词,相当于“认为” D: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连词,相当于“来”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之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 B:从骊山下,芷阳间行 道:取道 C:女也不,士贰其行 爽:差错 D:我戍未定,靡使归 聘:聘请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 B:9月21日,从正在土耳其进行的举重世锦赛赛场传来消息,北京奥运会冠军廖辉不孚众望,打破男子69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 C:老师讲授了文言文词语活用的知识,可陈辉总觉得老师有挂一漏万的现象,示例不够完备。 D: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舞美设计上洗净铅华,力求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奋斗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