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 涕: (2)竭其庐之入 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 辞: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11.【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1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8.(2分)(1)涕:眼泪(2)入:收入(3)食:喂养(4)辞:言  词

    9.(2分)A

    10.(2分)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1.(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B.受悍吏侵扰  不得安宁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12.(3分)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段太尉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  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意对即可)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 涕: (2)竭其庐之入 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 辞: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11.【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1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8.(2分)(1)涕:眼泪(2)入:收入(3)食:喂养(4)辞:言  词

    9.(2分)A

    10.(2分)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1.(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B.受悍吏侵扰  不得安宁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12.(3分)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段太尉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  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意对即可)   

下列对各句加点字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晞一营大噪,尽甲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⑧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 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 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  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晞一营大噪,尽甲(甲:名词作动词,披上铠甲 )

B.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裂:使……裂开 )

C.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 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

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败、败坏 )

B


解析:

衣:名词作动词,包扎

阅读下面的文章,解答后面的题目。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 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 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B.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C.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D.顾叱左右曰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2分)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 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 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

13.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写郭唏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唏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唏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唏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唏军队横暴的段大尉写得栩栩如生。

14.翻译下列句子:(9分)

①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②今吾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③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不汹汹然?

10.D (“几何”是“多久”的意思)

11.AD(左右:文中指“身边的人”,今天只指方位)

12.D(①是说明自己的理由;②是段太尉对犯纪军士的处置;⑥是太尉对甲者的要求,这些都不属于“超人胆识”。)

13.C(军营没有“叛乱”,“噪”是“大肆喧哗”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段太尉逸事状

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率以窜名军伍中   货:贿赂

C.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士 戢:约束

D.其与存者几何 几何:几人

1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组是(3分)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②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④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⑤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⑥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⑤⑥ 

1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写汾阳王儿子郭晞军队无法无天,而邠宁节度使白孝德慑于汾阳王的权威而不敢过问,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斩杀了郭晞手下十七个暴卒,郭晞军中一时大噪,士兵们都披上了铠甲准备报仇,段太尉从容来到郭晞军营晓之以理,最终使全军无一不心服口服。

C.段太尉对朱泚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告诫亲属拒受贿赂,最终将女婿不得已收来的大绫原封不动地安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

D.这段文字选取段太尉典型的事迹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临财而不苟取的正直官吏的形象。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3分)

(2)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4分)

(3)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3分)

【答案】

14.D

15.A

16.B

17.(1)译文:白孝德震惊恐慌,召见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震恐”“奈何”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译文: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恣”“及”和特殊句式“欲谁归罪”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译文:第二天一大早,(两人)一起到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俱”“谢不能”各1分,句子通顺1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几何:多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④“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是段太尉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的部分言辞。⑤“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是郭晞被段太尉说服后约束手下士兵的言辞。此两项均不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特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6.

试题分析:“最终说服了全军”,选文中未作直接交代,且从郭晞用来约束手下士卒的言行和段太尉留宿军营中可以推知,并未全军被说服。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震恐: 震惊恐慌。奈何:怎么办。 (2) 恣:放纵;且:将要;及:连累;欲谁归罪:宾语前置,译为,将要归罪谁?(3)俱:一起;谢:道歉;请改过:请允许自己改正错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儿子郭晞任尚书,代理郭子仪军营统领,驻军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这样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竟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我任泾州刺史之职,很清闲,事不多。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反遭杀害,从而使天子边地混乱。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说:“很好。”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

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震惊恐慌,召见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现在邠地邪恶之人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籍中,杀害人,像这样不加以制止,还能有几天不会引起大乱?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回头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铠甲解散回到队伍中去,胆敢再喧哗的处死!”太尉说:“我还没吃晚餐,请代为备办些粗劣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说:“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请您留我在军门下住一晚。”叫赶马的回去,明天再来。于是就睡在军营中。郭晞不脱衣,告诫负责警卫的卫兵打更以保护太尉。第二天一大早,(两人)一起到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到太尉自泾原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之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万一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待到过歧州之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居于卑下的地位,没有办法拒绝。”太尉说:“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叫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以上就是太尉的逸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③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④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⑤,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太尉是其谥号。 ②汾阳王:郭子仪。 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 ④戢:jí,管束。⑤巽:xùn,通“逊”,委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行营节度使 领:领导

B.戚不敢言 戚:忧伤

C.舆来庭中 舆:抬着

D.然终不以在吾第 第:住宅,府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罪且及副元帅 臣死且不避

B. 吏以告泚 权以示群下

C.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何敢言我 何故而至此

以下各组句子,分别直接表明段太尉“不畏强暴”和“爱护百姓”的一组是

A.① 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 ②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B.①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②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C.①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②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D.①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② 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2)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

(3)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小题】A 

【小题】B    

【小题】A    

【小题】D    


解析:

【小题】A(领:兼任)

【小题】B (A将要,副词/尚且,副词;B均作介词“把”;C就,连词,表顺承/却,连词,表转折;D怎么,副词/什么,代词)

【小题】A (B①表现段太尉做事讲究策略;C②表现段太尉廉洁;D①非指太尉之事)

【小题】D (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

参考译文: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任尚书,兼任行营节度使,驻扎在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杀害,以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后,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全都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求见并劝说焦令谌。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怎么竟敢说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血污,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责打无罪之辈,还收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焦令谌虽然凶暴傲慢,但是,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

等到太尉自泾州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财物。”待到过歧州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而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让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

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谌虽暴抗,然闻言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吏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追赠“太尉“,谥号忠烈。 ②汾阳王:郭子仪。 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 ④戢:jí,管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营节度使 领:领导

B.既一月 署:暂时代理

C.为尚书,出听我言 白:禀告

D.然终不以在吾 第:住宅,府第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大乱,若何 臣死不避

B.吏告泚 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C.然闻言大愧,流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敢言我 故而至此

1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公幸教晞以道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15.翻译(6分)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2)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3分)

【答案】

11.A

12.C

13.B

14.D

15.(1)(3分)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而且慎重舍取的原因。

(2)(3分)平平庸庸而隐没于世,却使自己的文章不能在后代传扬

【解析】

1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A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王子晞为尚书”大意可知,领:兼任、代理。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就,连词,表顺承;A将,副词/尚且,连词;B介词,“把”/连词,表目的;D怎么,副词/什么,代词。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文言文常用的句式一般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B都是状语后置; A是一般句式;D是判断句;C“何以”是介词宾语前置。所以选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符,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所以、学者、没世、表、状语后置句“不表于后世也”。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任尚书,兼任行营节度使,驻扎在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杀害,以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如果能任命我担任都虞候,(就)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后,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全都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求见并劝说焦令谌。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怎么竟敢说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血污,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责打无罪之辈,还收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焦令谌虽然凶暴傲慢,但是,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

等到太尉自泾州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财物。”待到过歧州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而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让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郭子仪之子)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②,辄奋击折人手足,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文书)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出如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④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⑤,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日:“且熟,

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日:“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卑顺,温和),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日:“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日:“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日:“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早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日:“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节选自《柳河东集??段太尉逸事状》,有删节)【注】①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②赚

(qie妾):满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寓军邠州 寓:驻扎

B.今尚书恣卒为暴 恣:放纵

C.俱至孝德所,谢不能 谢:感谢

D.使人求谕谌 谕:告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②又以刃刺酒翁

B.①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②能为公已乱

C.①杀一老卒,何甲也 ②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D.①且大乱,若何 ②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汾阳王儿子郭唏担任尚书之职,兼任行营节度使,对手下管束不严,放纵士兵横行不法。

B.段太尉主动到节度使白孝德府中请缨,得到允许后到军中劝说郭唏,使他改正了错误。

C.段太尉在劝说郭唏时,以维护郭唏父亲和郭家的声誉作为切人点,让郭唏心服口服。

D.泾州大将焦令谌强占他人土地,并欺压剥削百姓,段太尉写信骂他使他羞愧而死。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解析:

【小题1】C(“谢”是“道歉”的意思)。

【小题2】D(A项,①以:介词,因为。②以:介词,用。B项,①为:动词,担任。②为:介词,替。c项,①也: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②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可不译。D项,①②且:副词,将要)

【小题3】D(“段太尉写信骂他使他羞愧而死”不符合文意,骂他的是尹少荣)

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儿

子郭唏担任尚书之职,兼任行营节度使,以客军名义驻军邢州,放纵士兵横行不法。邠州

人中那些强暴凶恶的家伙,纷纷用贿赂手段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为所欲为,官

吏都不敢去过问。他们天夫成群结伙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一不顺心,就用武力打断他人

的手脚,甚至还撞死怀孕的妇女。郇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缘故,心中忧伤却不敢

明说。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节度使府,表示愿意商量此事。,到了自孝德府中,他就说:

“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

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

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来扰乱天子的边防。你假如真的任命我为都虞

候,我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就答应了段太

尉的要求。

    段太尉代理都虞候职务一个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卖酒老

妥.,砸坏酒器。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郭晞全军营都骚动起来,纷纷披上了盔甲:白孝德惊慌失措,把段太尉叫来问道:

“怎么办呢?”段太尉说:“没有关系!让我到郭晞军营中去说理。”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

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他解下佩刀,挑选了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来到郭晞门下。

全副武装的士兵涌了出来,段太尉边笑边走进营门,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呢?

我顶着我的头颅来啦!”士兵们大惊。段太尉乘机劝说道:“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吗?

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吗?为什么要用暴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告诉郭尚书,请他

出来听我说话。”

    郭晞出来会见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的功勋充塞于天地之间,应该力求全始全

终。现在您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样将造成暴乱,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罪将连

累到副元帅身上。现在邠州那些坏家伙用贿赂在宰队名册上挂上个名字,杀害百姓,像这

样再不制止,还能有多少天不发生大乱?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

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有说完,郭晞再拜

道:“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恩情真大,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

到自孝德那儿,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邠州从此没有了祸乱。

    在此以前,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副使。泾州大将焦令谌掠夺他人土地,自己强占了

几十顷,租给农民,说:“到谷子成熟时,一半归我。”这年大旱,田野寸草不生,农民将灾情,报告焦令谌。焦令谌说:“我只知道收入的数量,不知道旱不旱。?催逼更急,农民自己将要饿死,没有谷子偿还,只得去求告段太尉。   

    段太尉写了份判决书,口气十分温和,派人求见并通知焦令谌。焦令谌大怒,叫来农

民。说:“我怕姓段的吗?你怎敢去说我的坏话!”他把判决书铺在农民背上,用粗棍子重

打二十下,打禧奄奄一息,扛到太尉府上。太尉大哭道:“是我害苦了你!”马上自己动手

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迹,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

先喂农民,然后自己再吃饭。并把自己骑的马卖掉,换来谷子代农民偿还,还叫农民否要

让焦令谌知道。

    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他来见焦令谌,大骂道:“你还是人

吗?泾州赤地千里,百姓将要饿死;而你帮一定要得或谷子,又用粗棍子董打壳罪的人。

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你却不知敬重。现在段公只有一匹马,贱卖以后换成谷子

交给你,锈;居然收下不知羞耻。大凡—个人不顾天灾、冒犯长者、重打无罪的人,文收下仁者的谷子,使主人出门没有马,你将怎样上对天、下对地,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复l羞愧吗?”焦令谌虽然强横,但听了这番话后,却大为惭愧乃至流汗,不能进食,说:,“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见段公了!”一天晚上,自己感到悔恨就死去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段太尉逸事状(节选)

柳宗元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太尉是其谥号。

②汾阳王:郭子仪。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

④戢:jí,管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戚不敢言 戚:忧虑

B.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告别

C.太尉判状辞甚逊 逊:谦和

D.舆来庭中 舆:抬着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组是( )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②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泣槊上,植市门外。

③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④解佩刀,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⑤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⑥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谕曰:“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2)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

(2)撕破衣裳包扎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


解析:

【小题1】劝说

【小题2】③称赞郭子仪⑤体恤百姓⑥清明廉洁

【小题3】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

【小题4】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