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从哲学的角度看,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

对于成语“心想事成”的理解,有人认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因此,心想不一定能事成。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

A:遵循 B:领先占领 C:随心随欲 D:心想事成

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A:铁杵磨针 B:以砖磨镜 C:心想事成 D:水中捞月

对“心想事成”这一成语的含义,甲乙二人从哲学上进行了分析。甲认为“心 想”是“事成”的前提,因此,心想一定可能事成。乙认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因此,心想不一定能事成。 你认为甲乙二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8分)

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

A:铁杵磨针 B:以砖磨镜 C:心想事成 D:水中捞月

辨析题:心想事成。

(1)“心想事成”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2分)

(2)“心想事成”的提法有不科学的成分。如果人们心想事就成,不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不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观点。(5分)

(3)“心想事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心想才能事成。否则,就是心想事难成。(4分)

当我们祝福别人时,有时候会讲“祝你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用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从哲学角度看,“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的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人们相互祝愿时,总是爱用“心想事成”之类的字眼。

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心想事成”进行分析。

 

①心想事成”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2分)

②“心想事成”的提法有不科学的成分。如果人们心想事就成,不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不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观点。(3分)

③“心想事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心想才能事成。否则,就是心想事难成。(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没有具体给出,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题目类型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问题指向对“心想事成”进行分析。试题综合考查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多个知识点。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将材料层次化、层次要点化、要点观点化、观点材料一起化,最后有条不紊的组织答案。针对本题,学生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物质运动的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