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汪琬《传是楼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穷】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滕王阁序》 (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B: 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走投无路) 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不得志) D: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头,追究到底)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素善留侯张良 B: 穷山之高而止 C: 此其志不在小 D: 越国以鄙远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师道不复可知矣 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B:穷山之高止 吾从师之 C:其声呜呜 何为其 D:故之文以志 不与培塿

下面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尽,完结 B: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贫穷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不得志 D: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尽头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 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穷山之高而止 扣舷而歌 其曲中规 C: 施施而行 D: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方其破荆州,江陵 ②不知东方之既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顺流而也 ⑤始指之 ⑥萦缭白 ⑦假舟楫者,非能也 ⑧小学而遗 ⑨学于师 ⑩山之高而止

A:①③ /②⑩/④⑦/⑤⑨/⑥⑧ B:①②④⑦/⑥⑧/③/⑤⑨/⑩ C:①④⑦/②⑩/③/⑤⑨/⑥⑧ D:①⑦/②⑥/③④/⑤⑨/⑧⑩

默写

(1) ,烟光凝而暮山紫。

(2)渔舟唱晚,响穷澎蠡之滨;

(3)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