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利:___________ 闻:___________
辞: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4. 【甲】文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5. 【乙】文中吕蒙从“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分)
12.利:认为……有利可图 闻:听说 辞:推辞 及:到了……的时候(4分)
13.(1)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很惊奇,渐渐地就有人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仲永题诗。(2分)
(2)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分)
14.不使学(2分)
15.示例A.读书使人更加聪明,更有力量 B、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合理的规劝,并最终学有所 C、要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 D、人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也不算晚 E、人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学习(写出一点即可)(2分)
7.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为仲卿母所遣 C:亦自缢于庭树。 D:高余冠之岌岌兮
8.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莫之能御也 ②长余佩之陆离 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为仲卿母所遣 ⑤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⑥彼且奚适也 ⑦不吾知其亦已兮 ⑧自缢于庭树 ⑨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⑩ 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⑥⑦/②/③④⑤/⑧⑩/⑨ B:①②③/④⑦⑧/⑥⑨/⑤⑩ C:①⑤⑥/③④/②⑨/⑦⑩/⑧ D: ①⑥⑦/②/③④⑤/⑧⑨/⑩
8.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莫之能御也 ②长余佩之陆离 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为仲卿母所遣 ⑤虽体解吾犹未变兮⑥彼且奚适也 ⑦不吾知其亦已兮 ⑧自缢于庭树 ⑨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⑩ 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⑥⑦/②/③④⑤/⑧⑩/⑨ B:①②③/④⑦⑧/⑥⑨/⑤⑩ C:①⑤⑥/③④/②⑨/⑦⑩/⑧ D:①⑥⑦/②/③④⑤/⑧⑨/⑩
8.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吾知其亦已兮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 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为仲卿母所 ⑤亦自缢于庭树 ⑥之二虫又何知 ⑦而莫之夭阏者 ⑧ 翱翔于蓬蒿之间 ⑨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⑩ 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⑥⑦/②/③④/⑤⑧⑩/⑨ B:①②③⑦/⑧/④⑤/ ⑥⑨/ ⑩ C:①⑤⑥/③④/⑨/②⑦⑩/⑧ D:①⑥⑦/②/③④/⑤⑧⑨/⑩
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的是( ) (3分)
A:俟我于城隅 B:恐年岁之不吾与 C:肇锡余以嘉名 D:亦自缢于庭树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楚 共 王 出 猎 而 遗 其 弓 左 右 请 求 之 共 王 曰 止 楚 人 遗 弓 楚 人 得 又 何 求 焉 仲 尼 闻 之 曰 惜 乎 其 不 大 亦 曰 人 遗 弓 人 得 之 而 已 何必 也 仲 尼 所 谓 大 公 也
(取材于《说苑·至公》)
楚共王出猎而遣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解析:
略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1)《孔雀东南飞》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2)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 彘:是指猪。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妻适市来适: 到;往
B.妻止之曰 止:制止;劝阻
C.特与婴儿戏耳 特:只是
D.顾反为女杀彘 反:反而
14.对文段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3分)
A.文段(一)交代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婚姻不幸经过以及殉情的原因,同时也告诉人们这篇《孔雀东南飞》的由来。
B.文段(二)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要孩子跟自己去集市,对儿子说:“我从街上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C.曾子等妻子从街上回来,便准备把猪抓来杀给儿子吃。
D.曾子认为“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也就是说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和老师(学者)那里学来,需要父母和学者们的教导。
15.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⑴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2分)译文:
⑵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分)译文:
13.D(反,通返,“返回”意)
14、D “学者”解释为“老师”误
15.(1)(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弃,自己发誓永不再嫁人。(被动句式1分,省略1分)
(2)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欺、是各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下面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B.十三能织素 素:白绢
C.自誓不嫁 誓:誓言
D.夜夜不得息 息:歇止,停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为诗云尔 (2)为仲卿母所遣 (3)其家逼之 (4)时人伤之
A.两个“为”意义不同,读音相同。两个“之”意义不同,词性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读音不同。两个“之”意义相同,词性相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两个“之”意义不同,词性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相同,读音相同。两个“之”意义相同,词性不同。
对原文画线诗句的含义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__。
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
D.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翻译:
②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翻译: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1)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也自己吊死在庭院中的树上。
(2)我不能胜任你家的使唤,白白地留着没有什么用,你可以禀告婆婆,趁早送我回娘家去。
解析:
【小题1】誓,名词作动词,发誓。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孔雀东南飞》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二)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 彘:是指猪。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妻适市来 适:到;往
B. 妻止之曰 止:制止;劝阻
C. 特与婴儿戏耳 特:只是
D. 顾反为女杀彘 反:反而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
A.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匪女之为美
B. 今子欺之 其家逼之
C. 为诗云尔 顾反为女杀彘
D. 其家逼之 子而不信其母
对文段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
A.文段(一)交代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婚姻不幸经过以及殉情的原因,同时也告诉人们这篇《孔雀东南飞》的由来。
B.文段(二)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要孩子跟自己去集市,对儿子说:“我从街上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C.曾子等妻子从街上回来,便准备把猪抓来杀给儿子吃。
D.曾子认为“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也就是说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和老师(学者)那里学来,需要父母和学者们的教导。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⑴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译文:
⑵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弃,自己发誓永不再嫁人。
(2)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
解析:
【小题1】反,通返,“返回”意。
【小题2】C“为”分别是动词作或写;介词给
【小题3】“学者”解释为“老师”误。
【小题4】(1)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
(2)欺、是各1分。
参考译文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说要杀猪的)只是跟小孩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