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先进与足先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头先进,检查床运动时,头朝向扫描机架方向 B:头先进,检查床运动时,扫描方向朝向头 C:头先进,检查床运动时,扫描从头方向往下 D:足先进,检查床运动时,足朝向扫描机架方向 E:足先进,检查床运动时,扫描从足方向往上

()除《红楼梦》外,目前发现曹雪芹给后世留下的两个残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其中的“蛮素”是指什么?

A:黑白无常 B:阴间的歌舞乐人 C:小蛮腰和白衣服 D:樊素和小蛮两女子

2011年10月,在明知他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况下,两女子仍受人雇佣,销售假冒名牌的包、皮夹、手表等商品。公安机关当场抓获两女子,并缴获各类假冒的LV、Gucci和Chanel等商品700余件。上述被查获的商品,尚未销售,也无标价,无法确认其实际销售价,故经依法鉴定,市场价值为483万余元。对本案的认定错误的是( )。

A:两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B:两人属共同犯罪,但有一重一轻 C:两人销售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属犯罪未遂 D:两人均依法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郦生见沛公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之。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其令,请得使之,令下⑥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陈留。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释]①沛公:汉高祖刘邦。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当时属陈留。传舍:旅舍。郦生:郦食(yì)其,本为监门吏,后来成为刘邦的谋士。②倨:相当于“距”,坐。③且:还是。④从横:从,相当于“纵”,合纵、连横。⑤冲:要塞。⑥下:投降、归降的意思。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郦生至,入(拜见)B.臣其令(与……要好,有交情)

C.延郦生上坐,之(感谢)D.遂陈留(攻下了)

3.郦生见到刘邦为什么“长揖不拜”?

答:

4.在攻打陈留一役中郦生给刘邦出了怎样的计谋?(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

1.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2.C

3.因为刘邦没有礼貌,在两个女子为他洗脚的时候“接见自己”。

4.先礼后兵,即先是投降,如果不听,就里应外合,攻下陈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9分)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上亭长,廷中吏无所不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岁竟,此二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徭成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西过高阳。郦食其为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南攻颍阳,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辕。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B.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C.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D.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里,先秦时的一种居民组织,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的长官称里长、里正和里尹。

B.亭长,秦官名,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长属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的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C.箕帚妾,持箕帚的奴婢。古时妻妾往往亲自持箕执帚洒扫居室,因此“箕帚妾”常被借作妻妾之谦称。

D.踞床,伸开腿坐在床上,是对人非常不礼貌的姿势。长揖,古时的一种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写到高祖刘邦是母亲刘媪梦中与神相遇交合而生,他酒醉后身上常有龙出现,这些为封建帝王的生平营造了神秘色彩,但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B.刘邦常常向王媪、武负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每次都要喝几倍于常人的酒。到了年底,刘邦赖账不还,王媪、武负两家不得不放弃讨债。

C.刘邦在咸阳服役时,有幸看到秦始皇出巡,他感叹“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说明了刘邦有远大的志向。

D.刘邦对郦食其态度前倨后恭,后来虚心采纳了郦食其诛秦的策略,并能重用他,虽首战不利,最终还是大败了秦军。

1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3分)

(2)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3分)

(3)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分)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15.解析:选C 依据人物及官职断句即可。

16.解析:选B 级别低于县一级,相当于乡长。

17.解析:选B “高祖每沽留饮,酒雠数倍”理解有误,且王媪、武负两家把记账的简札折断,放弃向高祖讨账,原因是王媪、武负看到刘邦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18.答案:

(1)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关键词:“善”“家”)

(2)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关键词:“相”“ 自爱”)

(3)(关键词:“为” “何…为”)

(4)(关键词:“所以”“ 非常”)

参考答案: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我是花朵,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郦生食其(yī jī)者,陈留高最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肥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了其将皆握,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若见沛公,谓曰‘臣里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日“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诸侯相率而攻秦。沛公喜,赐郦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从,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广野君。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 徇:巡行。

B.溲溺其中 溲溺:撒尿。

C.夫陈留,天下之冲。 冲:交通要道。

D.于是沛公辍洗,超摄衣。 摄:整理。

2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

B.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

不宜倨见长者

C.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故诸侯相率而攻秦

D.使人召郦生

请得使之

2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份,有误的一项是( )

A.(某)未可以儒生说(之)也

B.(若)弟言之

C.足下……欲以(之)径入强秦

D.(陈留令)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

24.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郦食其作为谋士,选择人主很有眼光,对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诸将,态度是“深自藏匿”,不屑与交;而对“慢而易人”但“多大略”的刘邦,却认为“此真吾所愿从游”,主动要求去见他。

B.郦食其有才干,很自信,明知刘邦“不好儒”,并且常以无礼的态度羞辱儒生,仍然请人传言要见刘邦。因为他相信,“多大略”、“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的刘邦是不可能不需要有才干的人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的。

C.郦食其初次谒见刘邦就表现出过人的胆略和善于说服人的口才。面对傲慢的刘邦,他“长揖不拜”,并故意提出了足以激怒刘邦的问题,然后顺着刘邦的回答提醒他,要成就大业就“不宜倨见长者”,从而折服了刘邦。

D.郦食其在和刘邦谈了昔日“六国从横”的时势,博得刘邦高兴以后,又提出先攻取和怎样攻取陈留的建议。这反映了他胸有韬略,具有远见卓识,但也表现出他有好发号施令、自以为能的弱点。

【答案】

21.A

22.C

23.A

24.D

【解析】试题分析:

21.“徇”在句中是攻取的意思

22.两个“率”都是“率领”的意思。“相率”,相继离领(人马)。B项第1句中的“倨”通“踞”,耸膝或伸足而坐;第2句中的“倨”释作傲慢。A项第1句中的“略”释作夺取,第2句中的“略”释作谋划。D项第1句中的“使”释作派,第2句中的“使”释作出使。

23.省略的应是“君”,指郦食其。

24.原文中未表现出郦食其好发号施令,自以为能的弱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选择12分,翻译8分,共20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 ①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②里中:同乡。③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④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竖,竖子,小子。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地过高阳者数十人 徇: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足下 下:归附

C.郦生曰:“言之。” 弟:小弟

D.不宜见长者 倨:傲慢无礼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欲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B.①郦生深自藏匿

②凡三往,

C.①臣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②素留侯张良

D.①延郦生上坐,

②哙拜,起,立而饮之

17.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郦生“狂”的一组是 (  )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 ②郦生乃深自藏匿 ③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④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

倨见长者 ⑤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

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了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

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

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

纳了夺取陈留郡的意见,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共8分)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5分)

(2)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3分)

【答案】

15.C

16.C 

17.B

18.A 

19.(1)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

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慢而易人、多大略、游、莫为我先、判断句各一分)

(2)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好、冠儒冠、

句子通顺各一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是2004年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意思去理解。可知C:“弟”,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文言虚词"以"的用法::"用"、"拿"、"以"、"把"、"按照"、"根据"、"凭借"、"因为"、"由于"等; “乃”作虚词时,主要作副词和连词之用,“才、竟然、于是、就”; 作代词时,可翻译为“你、你的。”“善”:“与……友善”、友好。“谢”:道歉,谢恩。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本题结合语境可知,②不去逢迎这些人。⑤对沛公的忠心,想帮助他。都不能说明郦生“狂”的表现。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8.

试题分析:结合原文语境分析可知,A.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了名的“狂生”错误。而是表现了郦食其因非常喜欢读书,他有知识、有能力。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关键字与句式:(1) “慢而易人、多大略、游、莫为我先、判断句 ”(2) “好、冠儒冠”。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宏伟意见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__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生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及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凭借这些,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郦食其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龊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后,使郦生说齐王。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通“烹”) 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郦生至,入谒 谒:拜见

B.延郦生上坐,谢之 谢:道歉

C.足下起纠合之众 起: 出身

D.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 走:逃跑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郦食其是“狂生”的一组是 ( )

①然县中贤豪不敢役 ②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 ③郦生人,则长揖不拜④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 ⑤欲以径人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⑥而公不为若更言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2)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3)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

2.C 

3.C

4.(1)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

(2)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来向您投降。

 (3)能干大事的人都不拘于细节,有高尚道德的人做事从不推托不前。


解析:

2.  “起”应理解为“聚集、率领”。

3. ①是侧面反映这个特点;⑤是郦食其对当时形势的分析;⑥表现出郦食其面对死亡的壮烈洒脱。

4.(1)得分点:游,莫,句意通顺。

(2得分点:善,得,句意通顺。

 (3)得分点:举,盛,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供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小吏。(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龌龊、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的人,并且刚愎自用,不能听宠伟的抱负之言,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人家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是轻慢的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如果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姓郦的书生,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为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 “你只管照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不慌不忙地把郦食其嘱咐的话告诉了沛公。

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来到旅舍,去拜见沛公,沛公正坐在床边让两个女人为他洗脚,就叫郦食其来见。郦食其进去,只是作了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呢?”沛公骂道:“你这个没用的儒生!  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__暴秦,你怎么能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党徒,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的态度来接见性情谨厚之人。”于是沛公停止了洗脚,起身,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食其于是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很高兴,命人端上饭来,让郦食其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我们该用什么计策呢?”郦食其说道:“您把纠合之众,散乱之兵聚集起来,也不满一万人,如果率领他们直接和强秦对抗,那就是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来向您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做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食其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后来,派郦食其游说齐王。淮阴侯韩信听说郦食其不用武力已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就夜里带兵渡过黄河,到达平原(地名),偷袭齐国。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到了,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就说:“你能制止汉军,我就让你活下来;否则,我就烹了你!”郦食其说:“能干大事的人都不拘于细节,有高尚道德的人做事从不推托不前。我不会再替你游说了!”齐王于是烹了郦食其,然后率兵向东逃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 · 郦生陆贾列传》)

【注释】①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②里中:同乡。③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④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竖,竖子,小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 徇: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下:归附

C.郦生曰:“弟言之。” 弟:小弟

D.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 冲:交通要道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B.郦生乃深自藏匿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D.延郦生上坐,谢之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纳了夺取陈留县的意见,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⑵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⑶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小题】C

【小题】C

【小题】A

【小题】⑴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

⑵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⑶如果(您)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


解析:

【小题】C(弟:但,只管。)

【小题】C(两个“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为“交好”;A项,介词,凭/介词,把;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D项,道歉/辞别)

【小题】A (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不仅仅因为他放荡不羁,还因为他的才智超群,可以说“不敢”中包含着敬畏)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尽管如能,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生来到旅舍,先递进自己的名片,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__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生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郦生食其(yi ji)者,陈留高最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肥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了其将皆握,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若见沛公,谓曰‘臣里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从,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广野君。

注释:握(chuo) ,器量狭窄。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 徇:巡行。

B.溲溺其中 溲溺:撒尿。

C.夫陈留,天下之冲。 冲:交通要道。

D.于是沛公辍洗,超摄衣。 摄:整理。

1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

B 沛公方倨床使两妇子洗足

不宜倨见长者

C 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故诸侯相率而攻秦

D 使人召郦生

请得使之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份,有误的一项是

A.(某)未可以儒生说(之)也

B.(若)弟言之

C.足下……欲以(之)径入强秦

D.(陈留令)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为我先:没有哪个人能赶在我前面。

B.臣善其令:我善于发布军令。

C.此真吾所愿从游:这真是我所希望结交的人。

D.令下足下:陈留令(的能力)在您之下。

15.郦食其谒见刘邦时,以自己的言行使刘邦从瞧不起他转变为请他上坐。下面句子中,表现郦食其这方面言行的一组是

①入,则长揖不拜……

②因言六国从横时。

③“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④“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⑤“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⑥“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会兵攻之,臣为内应。”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⑥

16.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郦食其作为谋士,选择人主很有眼光,对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诸将,态度是“深自藏匿”,不悄与交;而对“慢而易人”但“多大略”的刘邦,却认为“此真吾所愿从游”,主动要求去见他。

B.郦食其有才干,很自信,明知刘邦“不好儒”,并且常以无礼的态度羞辱儒生,仍然请人传言要见刘邦。因为他相信,“多大略”、“时间问邑中贤士豪俊”的刘邦是不可能不需要有才干的人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的。

C.郦食其初次谒见刘邦就表现出过人的胆略和善于说服人的口才。面对傲慢的刘邦,他“长揖不拜”,并故意提出了足以激怒刘邦的问题,然后顺着刘邦的回答提醒他,要成就大业就“不宜倨见长者”,从而折服了刘邦。

D.郦食其在和刘邦谈了昔日“六国从横”的时势,博得刘邦高兴以后,又提出先攻取和怎样攻取陈留的建议。这反映了他胸有韬略,具有远见卓识,但也表现出他有好发号施令、自以为能的弱点。

 11 A

12 C

13 A


解析:

11 A(“徇”在句中是攻取的意思)

12 C(两个“率”都是“率领”的意思。“相率”,相继离领(人马)。B项第1句中的“倨”通“踞”,耸膝或伸足而坐;第2句中的“倨”释作傲慢。A项第1句中的“略”释作夺取,第2句中的“略”释作谋划。D项第1句中的“使”释作派,第2句中的“使”释作出使。)

13 A(省略的应是“君”,指郦食其。)

【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小吏。但是尽管如能,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生来到旅舍,先递进自己的名片,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__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生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